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

2015-06-02王蓓芬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装满水谜语雪花

王蓓芬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他们不会主动确立目的。因此,在上课前他们注意力一般不会马上转入课堂,课堂教学前的导入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开好这个头呢?

一、引趣导入,兴趣盎然

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认知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刺激物只要是新异的,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如,在教学《画风》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学生一听猜谜语,立刻坐直等待老师讲谜语。)老师说:“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有时会抖动树枝,有时会推倒房子。”教师顺势导入:“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就是风。我们这节课学习《画风》。”谜语通俗生动,易于学生接受,这时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导入,入情入境

情境导入可以是有感情的语言描述,可以是通过音乐的渲染,还可以是具体形象的画面等。

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头戴雪花的头饰)“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雪花,冬天来了,愿意和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吗?(出示下雪图)谁能说说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图描述)接着教师描述:“雪花飘啊飘,落在树上,大树变白了;落在房子上,房子也白了;落在地上,大地像铺上了白色的地毯。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走来了几个小动物,大家看是谁来了?(师在图上贴上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图片。)猜猜它们来干什么?”

在老师的描述和画面的展示下,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幅冬天下雪的画面,由此引入课题,学生就有了学习兴趣。

三、悬念导入,扣人心弦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当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状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动手做做看》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拿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进入课堂,问学生:“老师这里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如果放进一颗石子,水会怎样?”(生回答)老师再问:“如果我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满出来,这是为什么?”这种悬念导入,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

总之,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还有谈话导入、复习导入、练习导入等,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的优势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

?誗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装满水谜语雪花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
入夏
倒立的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