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服“捣蛋鬼”

2015-06-02李芸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捣蛋鬼小杰玩具

李芸

自从2007年参加工作至今,使我明白了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这句话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努力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下健康成长。

【案例】

今年我担任了三(2)班的班主任及英语老师,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对于这门学科都很陌生,也很好奇,比较感兴趣,而且大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小杰(化名)却是这个班上最特别的一位。

接触过他的老师都知道,他是班里的“捣蛋鬼”。天不怕,地不怕,无视任何一个老师。第一次接触,他就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好动,坐不住,调皮捣蛋,爱讲话,经常干扰课堂秩序,影响他人学习。提醒他无数次依然不改,就像是课堂上的一颗定时炸弹。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他有疑似“多动症”,总管不住自己,再加上他是家里的小儿子,母亲对他宠爱有加,长期溺爱让他养成了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父亲对他却很严厉,一旦成绩不好,得知有老师或学生家长“告状”就立刻打骂。母亲的溺爱和父亲的“棍棒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分析】

因为之前听过他的大名,再加上他以前的班主任给我打过“预防针”,我开始静静地观察他的一言一行。渐渐地我发现他虽然贪玩、好动,但却很聪明、很善良,也有点争强好胜。看到他那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脸,我想起了于漪老师的一句话:“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我暗暗下决心,用自己的爱去感染他。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他爱上英语,健康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措施】

1.多鼓励、少批评,增强自信

刚开学每次做作业我都会把他拉到身边耐心地指导,决不吝啬我的表扬和鼓励。每当他做对一道题或写好一个字母,我就夸赞道:“小杰真棒!”“小杰好聪明!”渐渐地,我发现他作业做得越来越认真,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上课发言也最积极,每当看到我一个肯定的眼神,听到我一句赞美的话,都能让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才让我惊喜地发现:他已经悄悄爱上英语了。

第一次英语考试开始了,我发现他拿到试卷不动笔。我很奇怪,便问他怎么不写,他扭扭捏捏不说话。我便让他坐在我旁边答题,他写完一道就看我一眼,我这才明白,原来由于一直被认为是“学困生”的他没有自信,很害怕考试。我立刻反应过来,看了一眼他的答案后,朝他笑了一下,点头示意正确。就这样在我的暗示下,他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英语测试,结果得了98分。这次考试对于他来说意义重大,终于有一门学科及格了,而且得了“优”。因此他学英语的兴趣更加浓烈,劲头更足。从那以后,每次考试再也不用我暗示了。考完以后的他还特别积极地打听成绩,并许诺下次要考得更好。看到他这样的表现,我觉得很欣慰,也特别有成就感。

2.细心关注,走进内心世界

当然他也不是一直这么听话,上课依然好动。我总是想办法帮助他,上课尽量多提问他,不让他有讲话的机会;利用他争强好胜的特点,经常在课堂上举行小组竞赛,提高他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平时做作业也多给予关注,站在他身边监督指导;下课经常和他聊聊天,知道他的想法,了解他的喜好。和他谈论他喜欢的漫画人物,坐在一边看着他聚精会神地画机器人。我还经常帮他整整衣服、书包,嘘寒问暖,教育他哪些行为该有,哪些行为不该有。

一天,学生中午吃饭正巧我值班。小杰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结果不小心将饭盆打翻,米撒了一地。我气急了,没收了他的玩具,警告他吃完饭再还给他,他见我把玩具拿走,开始发脾气,不肯吃饭,非要拿回玩具不可。我见状,问他:“你想不想吃饭了?吃完我再给你。”他依旧不依不饶,索性我把东西还他,说了句:“别吃了,走吧。”他赌气离开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回来想拉其他同学一起走。我猜他肯定没吃饱,就把他拉到身边,摸摸他的头,笑着问:“你吃饱了吗?”他害羞地摇摇头。我接着问:“想不想吃了?老师给你重新打一份。”他开心地点头。当我把新打来的饭菜端给他时,一向调皮爱闯祸不善言辞的小杰居然说了句:“谢谢李老师!”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就这样他很认真、很安静地吃完了午餐。

3.和家人沟通,认识问题

知道小杰的情况后,我便经常通过电话或家访和他家人沟通,让他们认识到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告诉他们溺爱对于孩子的危害,教育不是靠打骂,更需要关心和鼓励,让他们明白家长的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从点滴抓起,从基础抓起,要有耐心和恒心,才会有收获!家长似乎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不再溺爱,依靠打骂来惩戒孩子。我们还经常通过QQ等聊天方式交流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反思】

其实,一切都是那么平淡,甚至不值得一提。但就是在这平淡中让孩子感到了一丝丝的温暖,让他觉得其实老师没有那么可怕,也会和家人一样关心你、照顾你。慢慢地,他也会信任你、喜欢你。当你问他:“小杰,你喜欢李老师吗?”他大声告诉你:“喜欢!”这就足够了,胜过千言万语。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当我满怀爱心去对待学生时,我已在爱中获得了爱,那爱甜甜的,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爱心是施教成功的关键。教育是教师施教传道和学生受教修养两者相统一的过程。爱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爱是教育的真谛。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孩子就会对你敞开心扉,甚至百依百顺,情愿按你设计的模式去发展,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然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我们应具体研究如何去爱。因此,教师应该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而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我们应站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如果真能这样,那么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孩子,收获教育带来的幸福感!

?誗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捣蛋鬼小杰玩具
两个捣蛋鬼
嘴里有个“捣蛋鬼”
小小捣蛋鬼
暖在乡村的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