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英语教学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渗透

2015-06-02徐世平李春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英语教学

徐世平+李春

摘 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陪伴,导致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情感。“情感教育”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英语教学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及农村留守儿童初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陪伴,导致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情感。在英语学习方面,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了诸多不足之处。

1.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

英语学习本来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缺乏对英语的正确认识,或者把英语学习当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当前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对英语学习兴趣下降、动机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英语学习持消极的态度。

2.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站在学科特点的角度,本着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本文就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1)“听”(Listening)。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发现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注意力不集中,“听”而不闻是农村留守儿童在英语课堂上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其次,“听”而不思,导致听不懂。只是泛泛而听,机械地接受教师的“语言”,无法将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内化为自己的东西。(2)“说”(Speaking)。新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自卑少言的现象,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相对较差。主要表现为:缺乏勇气说出口;缺乏表达目标,不知从何说起,缺乏正确的表达方法,不知如何说。(3)“读”(Reading)。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和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阅读方面存在以下两种现象:对课内阅读材料,即教材资料,缺乏兴趣;缺乏获得课外读物的途径。(4)“写”(Writing)。农村留守儿童在英语“写作”方面的表现: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

二、情感教育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关于情感教育的定义,我国知名的鱼霞教授在《情感教育》一书中曾提到: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列宁也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见,情感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摄入也离不开情感教育的促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并渗透积极的情感教育。

三、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积极的情感教育

1.结合主题,创设生动有效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应遵循趣味性、新颖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上课伊始应循循善诱,准备新颖的导入素材,正确寻找课堂导入的切入点,唤醒农村留守儿童的求知欲,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导入的方法可根据课程内容而定,尽量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采用不同的导入法。(1)自由式谈话导入法。如,在七年级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单元中,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各种常见的水果带进教室,让学生自由谈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如,apple, pear, banana等等。根据学生的谈话,可以提供帮助或拿出食物进行展示。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会得到很大提升。(2)演讲式导入法。教师可在每堂新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做值日报告,可以讲故事或演讲的形式进行,话题要围绕本堂课的知识点来展开,这样学生在学课文时就不会觉得很闷很无聊。(3)游戏导入法。如,在七年级上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这单元,教师可准备一个装着各种学习用具的书包,然后以Guessing-game的形式让学生猜一猜书包里面有什么,猜中就把该文具作为奖励赠送。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倍增,而且很容易让学生掌握新词汇。

2.优化课堂教学,设置情景以调动课堂氛围

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课堂上,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讨论环节,自由发言环节、表演环节和竞赛环节等,让全班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特别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鼓励他们积极加入讨论的队伍,大胆尝试在公众场合发言或表演,克服自卑心理,和谐地与他人合作,并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来。

3.重视细节,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正面评价

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课堂评价。课堂上,针对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无论回答得正确与否都应给以其情感和精神上的鼓励和嘉奖,然后再评判其正确性。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回答错误的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会更乐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后作业评价方面,多写鼓励性的正面评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重视。

知识教育能够在智慧上成就人,而情感教育则能在灵魂上拯救人。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让我们更多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把情感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当中,让他们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让教育这颗希望种子在学生心中的土壤发芽。

参考文献:

[1]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张聪聪.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誗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英语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