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螺旋心理剧改善随班就读学生亲子关系的个案研究

2015-06-02孙文冲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项心理剧徐某

孙文冲

螺旋心理剧(TSM)是一种治疗负向生活事件的心理剧——经验取向的螺旋模式。它在治疗过程中,建立安全结构,提供能够自我恢复的历程——用身体或替身表达某种特定的情境,并将内心挣扎的镜像具体化,增加对情绪认识与表达,促进对事件建构新的意义,最终拥有良好的生活状态,比如亲密的亲子关系等。

一、基本情况

徐某,女,11岁,轻度智障,现随班就读四年级,学业成绩均不及格。

二、原因分析

在家庭暴力环境下,为了理解智障学生家庭紧张的亲子关系,我运用螺旋心理剧里的“创伤三角”概念来进行分析。

徐某:智障学生,学习和生活,乃至生存都是挑战。当她不能像普通学生考出理想成绩,徐母不是打就是骂。长期受到这样教养方式,徐某当然会和母亲冷战,甚至离家出走。看来,徐某是受害者,而徐母是加害者。

徐妈:工作回来“买洗烧”,给女儿补课,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付出多,一看到那么差的成绩,就控制不住情绪。没想到女儿一被打就把自己关进厕所。看来,徐某又像是加害者。

徐夫:作为遗弃权威者角色,没有履行自己作为权威者角色,只是工作,没有承担一点照顾女儿的分工,造成家庭关系紧张。

三、辅导策略

让他们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如何伤害着亲密的家庭关系,这就有时需要学校力量介入。

1.暖身阶段,赋予情绪能量

周三资源教室里,我们玩“解人结”游戏,体验并积蓄积极的情绪力量来探讨自己和爸妈发生的事情。我发现徐某的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经得同意,决定接下来演出她的故事。

2.演出阶段,赋予新的意义

我先邀请徐某将自己的故事向同伴分享后,然后提取了五个角色:徐某、徐妈、徐爸、弟弟、奶奶。

第一幕:由徐某演自己,小李演徐妈,小张演弟弟。剧情为徐某藏考卷被妈妈发现,妈妈很生气打了徐某,徐某躲进房间后趁机逃到了楼下弟弟家。此剧目为了重演过去事件,帮助徐某宣泄潜意识里的不满情绪,为修通冲突、重建认知打开新的发展通道,进而起到疗愈效果。

第二幕:由老师演徐妈,徐某指定小项演徐爸。剧情为徐妈发现徐某不在房间,惊慌之余急忙打电话给徐爸说明情况,要求徐爸回家一起找徐某。此剧目为了换位思考,互相体验当时彼此的情绪,徐母扮演者老师放大徐母焦急、紧张的情绪,侧面演出徐母当时关心、懊悔的情感,引导徐某站在妈妈角度看待过去生活中的事件,帮助徐某学会换位思考。

第三幕:由老师演奶奶,徐某演徐妈,小项演徐爸。剧情为徐爸急忙赶回来,在与徐妈共同寻找徐某的途中遇到一楼的奶奶,奶奶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他们,告诉他们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徐爸徐妈虚心接受了奶奶意见。此剧目暗示爸爸应承担奶奶的角色,应及时发现家庭问题并予以调停。

第四幕:由徐某演自己,小李演徐妈,小项仍演徐爸。剧情为徐某考试又不理想,徐妈一改往日打骂政策,一边帮助徐某分析试卷寻找原因,另一边不断鼓励徐某加油,一旁的徐爸也积极参与指导分析。此剧目利用心理剧技术将徐某理想的状态现实化,这是一种疗愈期待的象征性转化,同时也暗示徐爸、徐妈应转变对徐某的教育态度。

3.讨论阶段,促进自我整合

为了避免徐某重新演出家庭负向事件,产生伤害感。我在每个剧目表演中都让徐某有着最大控制权,而指导者和观众都是“跟随”主角,构建安全、人际支持结构,帮助主角徐某进行心灵疗愈的旅程。而加害者、受害者、遗弃权威者等角色具象化演出时的感受能及时反馈给徐某等事件相关的人,更有利于他们进行角色的自我整合。

讨论一:心理剧团体内部讨论

演出结束,老师引导主角徐某、小项、小李和小张分别交流演出感受和心得,尤其某些特定情境,内心真实反应,然后也引导作为观察角色的观众反馈主角演出的信息,帮助徐某重新进行经验和潜意识冲突的修通。

讨论二:家长沙龙镜观式讨论

由于徐某家长不愿意进入螺旋心理剧工作中,于是,我以徐某故事为原型创作了心理剧视频和班主任沟通,在一次家长沙龙中进行播放,引发家长的讨论。通过心理剧的镜观技术可帮助徐某家长反观自己的角色,意识到角色的缺位和越位,而给徐某附加了太多的负向能量和不切实际的期望等。当然,视频里已对徐某做了回避性处理,不让徐某家长有针对性的伤害感。

四、个案反思

大多数父母在接受智障孩子的事实时,都会经历五个时期:震惊期、拒绝期、绝望期、内疚期和接受期。个案中,徐母还处于拒绝期,没有接受智障的现实,给孩子制订太高期望,而徐父一直工作忙碌,看似分工不同,实则可能回避。通过螺旋心理剧,当事人和相关人利用镜观技术,反思并成长。据徐某反馈,爸爸会抽出时间辅导她,妈妈也更耐心了,而她也知道妈妈一直都很疼爱自己,只是有时表达方式让自己生气和不接受而已。看着他们不断改善的亲子关系,心里感慨万千。随班就读不是放弃他们,而是需要教师更科学地进行教育,也要给予家长一定指导,给予学生支持的亲子氛围。

参考文献:

[1]刘颋颋.螺旋心理剧在中国的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

[2]刘巧.运用心理剧技术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研究[D].南京大学,2013.

[3]申仁洪.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J].中国特殊教育,2006(02).

?誗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小项心理剧徐某
记过3次被辞,员工诉请要年终奖
“笨贼”抢劫银行成搞笑“名场面”
敦煌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男子网上办理贷款被骗12000元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深圳大运会项目设置
三段赛程 激情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