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2015-06-02郑向荣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郑向荣

摘 要:为了使现今我国教育更具有时代意义,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强调了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观其现状,当前在实际的课程改革中仍然不尽完美,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落实。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并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促使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从而起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正面作用。

一、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1.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把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当作是学生自学的理解是片面、消极以及错误的。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同学之间的参与,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需要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体现出它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在思路的共享中促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角度的课堂教学中,若学生认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成正比,教师可以以“角的大小是否与边的长度有关”为课题让学生使用角度演示器来进行演示,并让学生对演示结果进行讨论。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边越长,角越大”只是一种视觉误导,实际上角的大小并不取决于边的长短,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2.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标志着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效果显现。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与感悟。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使得小学生容易因其枯燥乏味的特点降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为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难度。在对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应在课堂中添加实践操作的环节来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兴趣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1毫升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用指导学生向带刻度的容器中挤钢笔水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白到底多少才算1毫升,这不仅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形象的认识,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增添了信心。

3.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反思

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与自主反思的习惯是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应用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探究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加以合理、适当地引导,来使学生主动地发现和探究问题。

比如,在学生掌握对角度的初步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使用两根或更多的火柴棍摆出不同角度的角,通过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发现与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深入地掌握,也让学生有了深深的学习成就感。

4.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

教学应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掌握水平进行了解,从而在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培养中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使用“(长+宽)×2”的方法,部分学生使用“长×2+宽×2”的方法,教师不应厚此薄彼,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学生采取的不同方法给予充分鼓励。同时,教师应对每个学生采用的解决问题方法所隐藏的数学思想加以讲解,使学生加深对不同方法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包含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及拓展延伸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合作探究式教学同样离不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宗旨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交流与合作来实现对知识的获取与掌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学习能力。以下以“因数与倍数”的教学为例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1.为引导问题设置合理情境

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边长为1厘米的12个正方形纸片来拼出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对摆放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要求学生用算式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摆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通过交流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方式来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规律

通过学生在游戏中摆放的结果,可以得知,摆出的长方形可以分别用算式表示为:1×12=12;2×6=12;3×4=12,并由此来引入对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并通过小组的形式来探讨哪些数是因数、哪些数是倍数,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最后加以老师的引导与点拨,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合作方式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有效途径,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之间为解决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从而激发学生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并学会举一反三,发现数学的魅力之所在。

4.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及合理的拓展延伸

为遵从人类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开展及时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式不应只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也应在课后巩固练习中充分展现,练习的方式可以由游戏及口头互动等多种方式组成,更好、更快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严格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此外,教师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使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及对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凌燕.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0(05).

[2]吴超.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J].幸福家庭:教育论坛,2012(10).

?誗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