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2015-06-02郭守梅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改小学语文

郭守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发现,实施有效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和核心理念。当前现象耗时、低效甚至无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了语文教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特意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落后,学习方式转变缓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上纯粹只是为了升中考试的升学率,而忘记了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教师的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懂得转变教学观念,一味地传授知识,而忘记了让学生去体验语文带来的精华。并且在课堂上不懂得运用技巧,语文课程本就有点枯燥,在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下,就使得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烦闷枯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对于语文学科,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缺乏对优秀文章的进一步阅读。同时,也使得一篇好文章成为被冷落的对象,就是这种忽视实质的教育导致课堂缺乏和谐高效的气氛。

2.课堂氛围逐步走向枯燥烦闷的现象

在当前追求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浪潮下,课堂逐渐失去活跃性和生动性将会使课堂变成枯燥烦闷,让人昏昏欲睡。如果在教学方法上不懂得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懂得如何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发掘学生的潜力,这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并且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少,远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小活动来传授新的语文知识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踊跃参与,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在语文课堂上轻松舒适,毫无压力,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学习效率。

3.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化

教师不懂得怎样运用教学活动来改善教学环境,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把教学活动搞得热热闹闹的,但是却缺乏许多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没有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来授课,这样则会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多且不牢固,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运用了太多的语文知识,则会使得语文教学课堂过于繁琐,这样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4.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

教学课程的不合理是导致语文教学严重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首先,各种制度都是围绕应试教育而展开的,语文教材本身就存在着一个不足的地方,学习语文是非常枯燥的,尤其是文言文。然而教材所涉及的文章深浅不一,导致学生对于较为深奥的文言文缺乏学习的动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激励和评价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和评价,不再以考试分数来定义是否是优秀的学生,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和奖赏,这样才会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会提高到另一个层次上。并且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新教学模式的动态,并选择适合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互动教学模式,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们提出实施“教学互动”的方法,它是新课改中的一种有效的且可行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重要实践。教学互动的核心就是“教师启动、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制造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模拟教学情境。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而这种互动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信息交流。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学习与参与,与教师互动探讨有关语文学科的问题,而这相互的探讨和互动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于传授知识和调节课堂气氛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情境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基本上都还处于七八岁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好奇以及爱玩的心理。在课堂教学时利用一些小活动、小游戏来改善课堂环境,营造活跃生动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语文上迎刃而解,事半功倍,从而达到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这样才是实施教育的根本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喜好,利用学生的喜好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来教育学生更多更好的知识,做到学生与教材相融合,从实际思考,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3.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能过于形式化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能过于形式化,要时刻贴近教材内容,利用教材里的内容来做一些活动,要有技巧地实行这些课堂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在面对这种枯燥乏味的科目来说,就必须有技巧来授课,使用一些教学活动来营造语文课堂的氛围,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通过课外的有些知识去教授一些人生中的大道理,无形之中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思维变化。

例如,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为了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学会生存。想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善用合作学习教学的本质,还有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要促进学生个性与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划分科学且合理的学习小组,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4.制订合理且有效的课程设计,合理筛选教学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制订合理且有效的课程设计。在教学资源选择上一定要积极有用,符合实际生活的运用来对学生传授有目标的学习和教学,对于学生的错误应该不必过早纠正,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在适合的时间再讲出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且要适时改变课程设计,要有新颖性。还有向学生提问题要注意时机,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以此达到一个问多个答案,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并且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作为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发创新思维,引领学生研究,窥探语文中的有趣知识,丰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综上所述,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必要的,也是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人类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对知识的需求,知识的获得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所得。通过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自主掌握的能力,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新一代优秀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做出可行有效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独有的语文学习态度和目标,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益和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安玫.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9).

[2]赵桂芳.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2).

?誗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