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打击乐活动初探

2015-06-02奚静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

奚静

摘 要: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打击乐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音乐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打击乐活动组织得并不科学,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而奥尔夫打击乐具有完整的教育体系,且具有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特点,对于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分析目前幼儿园打击乐活动的现状并找出其中的原因,并结合奥尔夫打击乐教学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幼儿打击乐活动;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

一、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1.对幼儿打击乐活动的教育目标存在片面的认识

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打击乐活动的目标就是教幼儿用简单的乐器来演奏一首曲子就可以了,从而忽略了打击乐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主动学习能力和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以及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而且对于很多重视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的幼儿园来说,这种问题可能会更加的严重,比如,会出现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工艺化的倾向。对于这样片面的认识,不仅不利于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还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偏模式化,阻碍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越来越模式化,这就导致孩子的创造力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想让孩子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但是很多老师就自己教孩子该怎么做动作,而不是让孩子自由的想象该如何去做。这样就对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过于模式化,导致课程也过于僵化,没有活力和生机。

3.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大,教学内容有偏差

有的幼儿园用的是自己编排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幼儿园优秀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且结合该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来编写的,所以相对来说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活动设计得生动活泼,容易吸引幼儿的兴趣,也更容易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的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却是没有经过反复斟酌和思考的陈旧的教学内容,比较死板,并不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所以打击乐活动的质量也不高。当然,再好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好的教师来教授,也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幼儿园的教师质量很高,教学素养和专业知识也很高,所以相对来说有利于打击乐活动科学合理的开展。但是,有的幼儿园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在打击乐活动上只是走一个过场,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如何科学组织幼儿打击乐活动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注意曲乐的选择,我们需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选取简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例如,对于小班的幼儿园朋友我们就可以选取教材中《美丽的蝴蝶》这首乐曲,它的节奏鲜明简单,而且对于幼儿来说蝴蝶是一种美好的东西,我们带幼儿去户外寻找蝴蝶,给他们做一双蝴蝶的翅膀,在乐曲的伴奏中,模仿蝴蝶翩翩起舞,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会让他们觉得音乐很美,让他们在玩耍中培养乐曲的兴趣。等到幼儿对歌曲的节奏和乐曲很熟悉后再加入乐器演奏,在这之前还应让幼儿简单地去了解一下这些乐器,基于前面他们已经产生的兴趣,再通过乐器演奏模仿蝴蝶飞舞的意境将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在演奏打击乐器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在整个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独创思维,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打击乐的兴趣。

2.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1)奥尔夫教学法打击乐活动的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在打击乐活动这方面不同于其他的打击乐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除了可以用于声乐曲和乐器合奏的乐曲以外,还能够用于给幼儿唱歌当伴奏。即兴演奏便是它的一大特点,通过孩子们自由即兴演奏,可以很好地去培养他们奏乐的创造性、灵活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法可以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可以使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2)如何合理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用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打击乐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但是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组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呢?首先,要鼓励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打击乐活动中来,把打击乐活动作为一种音乐手段,以此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自信心和音乐知识技能。其次,要把幼儿平时生活中的动作尽可能地融入他们的打击乐活动中去,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本性原则。例如,可以让孩子将生活中常用的拍手、跺脚、捻指、拍腿等动作加入打击乐活动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音乐知识。第三,要注重孩子的探索发展,激发孩子智慧的潜能,从而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因为孩子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忍耐性和坚持性较差,幼儿很难在长时间看不到自己进步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上课的激情,因此教师要积极适当地对其予以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内驱力。

总而言之,打击乐活动的开展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锻炼孩子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孩子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组织打击乐活动,引入奥尔夫教学法并活学活用才能真正将打击乐活动的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建玲.幼儿音乐教育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2]陈欢.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活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6).

[3]蔡银枝,周翠莲.探索性幼儿音乐教学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5(04).

?誗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