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

2015-06-02谢已拟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实效性教学方法

谢已拟

摘 要: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是每个老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从备课、学习情境和氛围、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设计和评价、练习等方面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实效性;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是每个老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教师怎样在单位时间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不让无效的活动占据课堂太多的时间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真备课

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做好备课工作,吃透教材,千万不要有骄傲自满和敷衍了事的情绪,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形,找到教学的起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教学中的重点、捕捉到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更切合实际。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我们不但要考虑效果,还要从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好操作等方面去考虑。一个好的情境不需要多复杂,它可以很简单,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创设了红红和花花分月饼的情境,让学生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月饼,利用身边的资源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到以前学习的数已经不能准确地记录生活中的一些数据,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学习今天的知识了。

三、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课堂的和谐氛围需要师生共同构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要尊重学生个性、学生经验基础及不同学生的选择,认可学生从自我个性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去关注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鼓励学生,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成就水平和动机,让学生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整个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和生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数学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优化教学方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来具体选定教学方法。

在学习《钝角和锐角》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比较发现法,创设各种角分类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分类自己发现钝角、锐角的特征。学生自己探索出的答案,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这时候要引导学生说出对的原因和错的原因,学生讲出对的道理就是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错的地方是学生有困难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错的地方和错的原因,也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一课学生可能会出现把边比较长的锐角归到比直角大的角这一类。这时我不急着去指出错误,而是扮演了一个“主持人”、一个“旁听者”,把发现错误与改正错误交给学生自己来承担,保护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学生比较发现这样的分法是行不通的,得出只有两边张开比直角大的角才是钝角,与边的长短无关。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他们探索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当然好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操作体验、猜想验证、实验感悟、推理迁移、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等等。恰当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都是很有帮助的。

五、优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巧用课件

现在多媒体越来越普及,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它能用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些抽象的概念经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它可以使教师的板书迅速出现,十分方便。如,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中我采用的是课件的直观演示。利用多媒体创设用计数器拨126、304、580、1000这四个数的情境,让学生试着写出这四个数,并把它们读出来。再通过仔细观察,相互交流,自己去发现千以内数的读、写特点,自己总结出千以内数的读、写规律。这样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的知识,比老师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得多,也容易被他们所理解和吸收。但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应注意得当和适时,切忌泛用多媒体教学和弄巧成拙。

六、重视问题设计和有效的评价

设计问题要有其价值和针对性,并把问题作为学生产生学习的原因。同时问题必须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提问难度要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除此以外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如果一语就能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七、及时恰当的练习

不要让学生做机械重复的练习,因为机械重复的单调练习最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和注意力分散,直接影响练习效果,经常变换练习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做完巩固提高的基础题的基础上可以做一些拓展提高题,但要注意练习不要太难,否则要不既打击学生学习热情,也对学生学习知识起不到任何帮助。还可以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在对新知的初步尝试运用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恰当的方式及时练习反馈学习成果,根据存在的问题再次引导交流讨论解惑,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新的收获。

总之,课堂40分钟的效率提高了,就不用挤占课后的时间,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了,教师的课堂效率“加”了,做好了这对“加减法”,素质教育才算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蔡玲.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J].科学咨询,2009(08).

[2]盛文海.课改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民族教育,2003(06).

?誗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实效性教学方法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