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6-02黄超萍

新课程·上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黄超萍

摘 要: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从文字信息中迅速抓住重点,通过有效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以及其他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主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问题;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高年级指的是5~6年级,语文是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在学生学习和今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比较差,最大限度地影响了阅读教学重要性的发挥,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要求,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摆在首位。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会将阅读文章的内涵和重要知识点详细剖析出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亲身参与到阅读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阅读的动力,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及时纠正,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提高。

2.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小学教学过程中依然将学生的学习时间集中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师要在课堂中讲解重点知识,教材以外的内容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这种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课堂教学重点,并在不断阅读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狭小的学习空间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过于重视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将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重点,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中,没有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联系起来,阅读能力无法得到展现,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会更关注教材内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

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难以抓住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包括:朗读、默读,缺乏阅读方法和技巧,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无法掌握阅读方法,问题在于教师只教了方法,忽视对方法的解释,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阅读方法,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会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没有关注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应用效果,语文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发表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将“互动式”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共同探讨阅读材料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在课余时间去爬山,寻找作者描写的景和物,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更容易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山中景物的图片,唤起学生爬山的记忆,学生带着美好的回忆学习课文,可以激发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重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利用内容进行辅导,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具备阅读能力,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教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监督,对学习使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时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引导学生正确阅读,使学生正确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此外,加强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培养“语感”,丰富自身知识积累,学生拥有语感,可以快速阅读文章,并理解文章内涵,大量阅读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进行不断的阅读,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3.创新教学模式

课堂学习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将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有效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疏通阅读障碍,解释阅读方法,剖析阅读文章结构,使学生掌握阅读基础知识,为学生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课余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家》《春》《秋》等文学名著都是小学生必读文章,教师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阅读,并专门开设一节“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学生阐述自己的读后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以丰富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形成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

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形成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教师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习惯,优化阅读评价方式,通过写作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写作能够充分展现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帮助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进行阅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表现好的学生带动其他人进行阅读,可以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为学生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充分展现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格桑朗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教育,2014(06):124.

[2]任萍.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3(30):50.

?誗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