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中的“小花园”

2015-05-30王旻

艺术评鉴 2015年19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音乐素养教学方式

王旻

摘要: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好的教学方式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学”,而不是便于教师的“教”。小学音乐欣赏作品涉及面较广,教材又是以人文主题为中心。因此,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及其有必要的。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 儿童 音乐素养 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是音乐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多层面的心理体验活动。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开拓音乐视野,同时还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音乐欣赏能力是一个人的全面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

我国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雷默对我国音乐教育作出了如下的评价:“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我在1986年就感到,在1998年仍继续感到,重点放在课堂音乐教学上,音乐体验的范围似乎比较小。中国传统的学校音乐教学几乎完全重在培养一套狭隘的表演、听力和记谱技能。结果,教学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练习、模仿、重复和按部就班的习惯养成。”因此,最完美的音乐欣赏方式应该是,欣赏者积极调动自己的全部心智,对构成音乐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而综合地体验。首先是注意倾听和感受音乐的形式美,其次是对音乐的情感内涵有深刻的体验与把握,最后再去想像音乐所要表现的形象与意境,从而使欣赏者在对音乐形式美与内涵美的品味中得到音乐艺术的综合而完美的体验。

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好的教学方式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学”,而不是便于教师的“教”。小学音乐欣赏作品涉及面较广,教材又是以人文主题为中心。因此,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及其有必要的。

一、自主性教学方式

“自主性”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生本体的自觉意识,它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课例:苏教版五年级下《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理念: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聆听,深层挖掘音乐作品内涵,让音乐作品走进学生的世界,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获得身心的享受和审美情趣,同时能够展现出个性化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能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当喜讯传来时人们载歌载舞的狂欢情景,初步感受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2.比较各主题旋律中音乐要素的不同,学生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分析乐曲的结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各主题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观看视频(简介背景)

师:请你来感受一下,整首乐曲的情绪,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在乐曲中,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吗? (喜庆、欢乐的场面)

分析:这部分设计是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和乐曲旋律形成自己的感性经验积累。教师打破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的进入教学当中。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出示分段选择

2.分组进行探索

3.自主性学习

4.总结讨论

分析: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这一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层层递进的推进,直接出示分段打乱顺序,让学生边听边进行选择排列并且分析缘由,这样的探索式学习比传统直接出示分段更加的贴近学生的需求,不知不觉中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美的融合起来,当然这要求的教师的提问要紧扣学生的问题。

(三)揭示课题,完整欣赏乐曲

师:彝家儿女用他们最擅长的歌舞来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我想大家都非常期待知道这首作品的名称,这首热烈欢快的乐曲就是《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作曲家郑路和马洪业共同创作的,下面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完整欣赏这首管弦乐作品。

音乐欣赏作品本身体裁丰富多样,教师要给学生提示操作要点、方法,让学生自己慢慢的掌握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慢慢地对作品本身能够分析、理解,而后内化为自己的音乐素养。再如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教学中可运用“教法渗透转化”的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主题及第一变奏,让学生从力度、节奏、旋律、主奏乐器、音乐情绪等方面去感受音乐,弄清楚变奏是怎样变的,然后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第一变奏的方法来学习其它变奏,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多种创作手法对表达音乐的内容和情绪所起的作用。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学会了举一反三,自主学习就变得轻松多了。

二、合作性教学方式

“合作性”是在教学中构建老师与学生、学生相互间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挖掘课堂中个体与集体的交流能力、信息资源共享、成员间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往社会个性化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合作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听觉方面,从作品本身出发,可以是表演的合作、演奏的合作等等。比如欣赏《龟兔赛跑》时,随着音乐要素的变化,让儿童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结合儿童自身的经验积累描绘乌龟与兔子音乐的情感。

教学理念:

结合音乐作品本身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建构最为有效、直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喜爱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音乐要素发生变化下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乌龟和兔子)。

2.通过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

教学准备: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听过《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如果不用语言只用音乐来描绘这个故事,小朋友们你们能够理解吗?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

(1)师:让我来隆重的介绍今天的主角。

单簧管图片:一件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它发出的声音像是谁在说话?为什么?

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很适合活泼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

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比较一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它发出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它像是谁在说话呢?为什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

(2)现在让我们再来听听这两个主题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表演乌龟和兔子的动作,分辨一下单簧管和大管的不同音色。好在下面的音乐故事中找到它们。

2.完整的欣赏全曲。

当你听出兔子跑的音乐时原地模拟一下,听到乌龟行走的音乐时也在原地模拟(初听全曲,边听边动)

3.情景表演《龟兔赛跑》。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

(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 、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此类欣赏作品在小学教材中特别是中低年级占的分量还是比较大的,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塑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种类繁多,教师在欣赏教学中时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不仅需要生动、具体的感性体验,还需要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针对不同作品、不同风格、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我们老师都知道一节好的音乐欣赏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当然从中获得音乐素养也是无穷的。

三、创造性教学方式

“创造性”要求在教学中创造相对自由、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启发联想和想象。提到创造,有些老师就会想到有些公开课当中节奏的创编,歌词的创编等等,其实真正的创造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更多的还是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学生能力的提升也不是几节课就能够展现的。因此,创造性教学需要教师提供学生足够的素材,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了解等等,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过程性教学模式。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赋予学生一双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的耳朵,同时还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还能在聆听中培养和展现良好的音乐素养,最终能够描绘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小花园”,让看不见的音乐“看得见”。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教学音乐素养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探析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合理运用图谱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