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出最美的音符

2015-05-30郑旭飞

艺术评鉴 2015年19期
关键词:合唱音准

郑旭飞

摘要:合唱能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如何从基本的点滴音乐常识教起,让学生徜徉在和声之美的音乐海洋里,让合唱成为校园里最动听的声音?笔者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合唱 音准 节奏节拍训练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理论课的实践,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而音乐合唱课则是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有人说:合唱课就是大家一起唱唱歌,玩玩,反正不用考试,其实不然,因为有很多怀揣音乐梦想的学生正等着你去发掘,当带领学生完成一首合唱曲目或达到一个既定目标的时候,那种兴奋感和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怎样上好合唱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校地处农村,大部分学生的乐理知识和声乐知识基本为零,所以当他们进入新的领域、学习新东西时候的愿望会很强烈,我们老师一定要紧紧抓住他们的兴趣,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训练,让他们在合唱的美妙声中度过快乐充实的中学生活。

(一)音准校正

中学音乐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有利于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得到听觉的享受和思想的陶冶。学生的音调不准不仅阻碍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还会致使学生容易对音乐产生抵制心理,不愿唱歌、不敢唱歌。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促使学生在唱歌中正确把握音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更快乐的唱歌。笔者觉得学生音准不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就没学过音乐理论,导致他们在一首歌曲中听和唱的音调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2.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歌唱方法也是造成学生音准问题的原因之一。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声音训练,只是在喊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音高和音准。

3.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气息不够、唱歌时没有足够的方法让气息支撑,很多学生歌唱是“放任式”歌唱,没有规范气息交替。

那么怎样让学生的第一步走的坚实,让学生爱上歌唱?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寻求创新,比如在学习音高时,不能苍白的教学生不停的唱,最后离开钢琴还是一样的不准,如果觉得科尔文手势对中学生有点难度,那么把每个音的高低看成自己身体的特定位置——从膝盖到头顶,让学生用手表示出位置高度理解记忆。这样学生在头脑里会有音高的概念,在唱的时候就会对音之间的距离有大概的区分。

又比如学基本的音级名称时,不能只告诉学生七个音级是什么、怎么唱,然后在琴上弹一遍就完事。老师可以针对音名和唱名自己动手制作卡片,每节课分组比赛记忆,表现好的小组可以得到小奖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学生的音准也有较大的帮助,也能很快的记住各个音级的写法及名称。

(二)节奏和节拍是学生又一大难点

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现在的音乐课主要还是教唱课本上歌曲,然后再欣赏几首乐曲,而后学生看电影、听流行音乐。我们的老师其实有无限潜能,由于很多特定的情况导致平常很难看到优秀的东西。笔者觉得再优秀的东西也要靠平时的积累沉淀,所以平时合唱训练是很重要的。

在进行节奏和节拍学习时,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一节课下来似懂非懂,等下节课再提问基本没几个能说出来。如果我们把每一拍比作上山下山,半拍只上山或只下山,四分之一拍就是只上山或只下山行走一半,老师再用多媒体展示这样的图片,让学生画下来课后记忆,既能形象记忆节拍又能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弱起拍的演唱方法,学生掌握起来方便又快捷。

二、有序进行各项训练

(一)姿势训练

俗话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站姿大部分都是错误的,站的不好会影响气流的自然流动,也会削弱歌唱者的力气,直接影响歌唱的效果,就好像赛跑时没有正确的起跑姿势一样,会直接导致失败的结果。所以在上合唱课前一定要花时间训练学生的站姿。

(二)声音训练

要想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发声技巧,就要弄清发声的方法及原理。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

在声音训练中不能让学生一直站着练声,先要对学生进行上述理论的讲解。然后对学生进行吸气、吐气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用凳子抵在墙和腹部之间,然后进行吸气、吐气练习,以此体会腹部的力量;还可以让学生两手掐腰,体会横膈膜与手之间的压力;也可以用想象教学,让歌者想象从腹部到喉咙是一根水管,吸气后让气流自腹部自然从喉咙流出;再者现在大家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打哈欠”唱法,慢慢的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情感训练

合唱教学中情感是支撑歌曲灵魂的东西,一首歌曲唱不出感情就失去了歌曲本来的意义,所以情感训练做的好,再与声音统一,那才是合唱的根本所在。平时笔者会自编一些校园剧让学生表演,让学生体会喜怒哀乐、人间冷暖;在学习歌曲前,收集整理有关歌曲背景的资料,课上以视频或文字的形式给学生看,增强对乐曲的深层次理解;还可以事先把歌曲当做诗朗诵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表演朗诵并给予恰当的评价。长此以往我们的合唱教学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让学生学会正确歌唱、有兴趣的参与合唱,是新课改下的重要举措。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勇于创新,不断充实自己,重视发现、研究、探索,科学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歌唱技能、和声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和”出最美的音符!

猜你喜欢

合唱音准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合唱艺术普及中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唱教学的美育功能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通俗歌曲改编为合唱的几点建议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