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课的多元化教学初探

2015-05-30张丹

艺术评鉴 2015年19期
关键词:综合审美多元化

张丹

摘要:本文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钢琴课堂从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向综合音乐课程教学模式转化,探究多元化音乐教学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 多元化 综合 审美

音乐学习的目的是开启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情感态度,树立崇高的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尊重知识,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有责任感的人。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系的音乐教师,在有幸参加了国家级培训下幼儿园实践的项目后,收益良多。正所谓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中每一次实践都是挑战,感谢有了这么一次下基层,深入了解幼儿教师需求的机会,让笔者更懂得学生迫切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在幼儿园的实践观察,笔者更深刻的体会到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学生将来要面对儿童,他们也会成为教师,更需要对“美育”做出正确理解,这样才会有正确的引导。而就目前我校(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学生的生源及课程设置情况而言,虽然音乐总体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素质教育深深渗入学龄前儿童,许多儿童已经在学习器乐、声乐、舞蹈等课程,从而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自己的钢琴课堂出发,试图多元化教学,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下面来谈谈笔者个人的几点想法。

一、重视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钢琴课的热身运动必不可少,在手指练习阶段,笔者采用了“我来当老师”的方法,给学生提出要求,请学生自己讲课,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这样不仅使枯燥的指法练习得到保障,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学期下来,学生们不仅愿意去练相对枯燥单调的指法练习,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增加音乐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连通环节,使学生学得懂,用得上,实现课程的综合及课堂上的综合

以钢琴乐曲《北风吹》教学为例,笔者是以一首诗作为本课的导入,将学生带进白雪皑皑的冬季。从诗歌元素入手,缓解学生学习弹奏作品的压力。随后请学生介绍作品《北风吹》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课前搜集好资料,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们对于有准备的事情总是容易放松,经过一系列的补充,创作背景已经很丰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整的欣赏一遍作品,并请学生自己将作品划分段落。为了让没有学过曲式分析的学生们能顺利完成,笔者做了提示:“请注意表情记号。”因为幼师的整个课程设置上,没有曲式分析这门学科,而对作品曲式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作品,在作品中分析曲式,既能让学生了解作品,又不会拘泥于理论而让学生感到生硬刻板。

学生们顺利将作品划分为四部分后,笔者开始了分段讲解。为了让教学元素更加多元化,实现“综合”教学,除了讲解基本的节奏把握与弹奏技巧外,重点抓住了钢琴作品与中国戏曲的结合,尽可能扩展知识点。笔者认为:“综合”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上,二是课程上。钢琴课堂的综合,应是以钢琴学习为主线的音乐间以及相关文化的综合。要自然生动、主次明确。课程上的综合应是分别由不同小学科形成单独切入教学,构成音乐综合课堂。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审美品位。

例如本课教学中,作品旋律采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调塑造杨白劳的音乐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乐突现喜儿的不屈和渴望复仇的心情等等艺术处理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出的永恒旋律。

另外笔者还特别分析了河北民歌《小白菜》这首在全国范围内都流传广泛的河北民歌代表作。这首单乐段结构的作品,曲体单纯规整,曲调简朴流畅,旋法以向下级进为主,结尾以哀叹式音调呼唤,正是典型的“哭腔”。分析时,请同学们哼唱了曲调,增加体会、加深记忆。

三、融入欣赏内容,提升审美情趣

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状态,钢琴课堂上经过讲、练、弹后,笔者会扩展一些音乐欣赏的部分。还是以钢琴曲《北风吹》教学为例,课程接近尾声时,笔者请学生欣赏了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片段——《北风吹》,这是上海舞蹈学校于1965年推出的民族舞剧的经典剧目,“文革”中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它保留了原作中的基本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成功地浓缩了情节,大量运用中国民间舞蹈、古典舞蹈的动作,使之与芭蕾舞艺术相结合,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欣赏教学本身是审美的训练,对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能力等各方面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有着一定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笔者会告诉学生们:你们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多元化、综合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综合审美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