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琅琊“揭榜”

2015-05-30赵国红

综艺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胡歌古装剧

赵国红

去年初开始,每当强势卫视盘点自家的电视剧“大料”,《琅琊榜》都赫赫在列,但这档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原著坐拥大量粉丝的古装大剧始终没有揭开面纱,档期几度协调,《琅琊榜》终在9月19日登陆东方,北京两大卫视,并在优酷土豆同步首播。

剧版《琅琊榜》选择小说作者海晏亲任编剧,主创由曾打造《闯关东》《生死线》《温州一家人》《北平无战事》等优质剧集的侯鸿亮,孔笙,李雪团队构成,侯鸿亮任制片人,孔笙,李雪担任导演,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陈龙,吴磊,高鑫联袂出演。强IP,强主创,强主演成就吸睛之作。

保持架空,拍出“古韵”

《琅琊榜》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以病弱之躯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故事背景发生在一个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的朝代,因此,剧版的改编,首要考虑的问题便是这个故事究竟该落实到某个真实的朝代还是。保持架空”,这是一个关系到该剧服化道,礼仪规范的重大命题。

对此,侯鸿亮介绍,团队考量把故事落到具体朝代,改编幅度将很大,原著精华有可能流失掉,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落到具体朝代反而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因为你不可能让故事和真实历史有特别好的结合”。

侯鸿亮同时表示,虽然是架空历史,但《琅琊榜》传递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这才是这部戏的核心和意义。“《琅琊榜》里有权谋和争斗,但主人公的行为背后都有磊落的目的——兄弟之情,骨肉亲情,或者是匡扶正义这样的世界观。我们也希望通过服装、画面、武打动作的重重把关,把最具中国传统的味道拍出来传递给观众”。

在此思路下,《琅琊榜》的影像表达出现了历史“混搭”的一面。导演孔笙透露,虽然剧中服装、道具、建筑,礼仪没有具体可对应的朝代,但在处理上非常考究,力求在一定历史界限内还原古韵,“比如服饰是靠近唐朝之前,道具卡在宋朝,礼仪以汉唐为主——那时候的古风很好。我们还专门请了礼仪老师,确保礼仪规范”。

还原原著,拍出原作“情绪”

剧版《琅琊榜》遵循原著改编,以男人间的兄弟情为重心,而胡歌与刘涛之间的儿女情长,却处理得颇为“隐忍”。据胡歌透露,两人在剧中的感情戏很稀缺,这让他颇感遗憾,“刘涛是个温婉的女子,可惜在这部戏里,爱情部分太少,还是拍个续集吧”,与感情戏的含蓄相反,《琅琊榜》在武戏上十分出挑,将小说营造的那个尔虞我诈的世界,环环相扣的权谋争斗全本反映在电视剧中。

侯鸿亮表示,剧版《琅琊榜》对于原著的还原程度达到80%以上,最大程度保持了小说的气质,选择没有编剧经验的原作者海晏担任编剧给了侯鸿亮惊喜,“海晏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的人,而且长期受美剧熏陶,对于故事结构,情节节奏以及人物的把握,我觉得比成熟编剧还要好。”

但从文字作品到影视作品,《琅琊榜》究竟如何完成,侯鸿亮表示,从小说到剧本,从剧本再到影像,是非常专业的过程。“我们很幸运碰到了小说原作者同时具有一定的剧作能力,但即使这样,从剧本到影像,需要导演带着所有部门进行影像化处理。”海晏介绍,“故事构架,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没有大的更改,我会删减一些支线,同时对主线有所填充。”导演李雪补充,“从文字到影像,语言部分的改动会比较大。”

孔笙则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这场戏你看小说的感觉是忧伤还是喜悦,我们用影像手段达到相同的目的就可以。”

正剧制作,

拍出“审美和专业能力”

在东方卫视播放的一组超长片花中,誉王得知身世之谜,意图谋逆篡位,苏哲的真实身份背后竟隐藏着血海深仇,在一场最为大气磅礴的战争中,一边是禁军将领与反叛庆历军惊心动魄的打打杀杀,另一边是誉王与“麒麟才子”苏哲的斗智斗勇,在慢镜头的巧妙处理下,将士们的英勇就义尽显悲壮,而在存亡危难之际,“巾帼枭雄”刘涛的援助,为这场跌宕的夺嫡之争画下句点。一个多小时的片花中,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精良的服化道制作,紧张的剧情渲染,演员的精湛演技等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以来,古装剧似有回暖之势,《花千骨》《云中歌》等资源相继释放,强IP之下,高颜值,小鲜肉当道,画面。唯美风。盛行,剧情越“雷”、吐槽越多,关注度就越高,影视剧陷入这样的死循环当中,一方面抬高了小鲜肉们的价格,另一方面,古装剧的情感表达,剧情设置也显得越来越“时髦”、现代、雷同,风潮之下,《琅琊榜》精良的制作水准以及唯美如诗的画风被不少业内评论家定义为“沉稳的传奇,飘逸的正剧”。

《琅琊榜》导演孔笙摄影师出身,对影视剧作品的“画面艺术”把关甚严,“我觉得电视剧还是一种光影艺术,视听手段,所以,你是否在运用这些手段去讲故事,是否还在意这个场景,在意这个光线,在意演员那一刻的感受至关重要,因为光影艺术本身就有很多用语言表达不了的东西,可惜的是,有些人忽略了这些,为了快,恨不得两天拍一集。”

侯鸿亮表示,电视剧品质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团队的审美和专业能力的问题。“大家现在的审美很模糊,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还讲不讲光比,讲不讲构图,这些东西大家都不在意了。但行业里有几个团队对这个很苛求,我们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希望有相对正确的审美,因为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正在看的电视构图糟乱、光影糟乱,这些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我们团队对制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历史考证,人物情感逻辑都严格把关。”

不赶播出风潮。

“一剧两星”价值不减

除了精良的制作和强大的创作团队外,该剧的主演阵容也不错,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靳东、陈龙、吴磊、高鑫等一众演员的加盟也是该剧颇受关注的原因,胡歌通过《仙剑奇侠传》等作品坐实了“古装男神。的美誉,而此次在《琅琊榜》中,他卸下戎装,不再是骁勇善战的武将,成为靖王麾下的。诸葛。——一个面色沉静如水深藏韬晦的谋士梅长苏,人物的内心活动很多,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底,

侯鸿亮表示选择胡歌担任男主的原因是粉丝推荐,加上导演孔笙通过与胡歌的一次谈话,觉得“人不错,非常适合演梅长苏”。侯鸿亮多次说道,“男演员的古装扮相没有人超过胡歌”,并认可胡歌的表演;“与《伪装者》强情节推动的风格不同,《琅琊榜》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梅长苏一个人身上,这是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去体验其韵味的一部戏,所以演员承载的东西特别多,胡歌完成得很好,和《伪装者》中的表演完全不一样。”

近年来,演员价格居高不下成为业内谈论的热点,演员成本占到电视剧成本的50%,有的剧甚至高达B0%。侯鸿亮透露,《琅琊榜》单集成本200万元,演员成本不到总制作费用的50%。“合理控制成本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不能保证质量,你的损失会更大。”

孔笙表示,“我们团队一直在追求电视剧应有的光影艺术,所以在成本上制片人给了导演很大空间,当然古装剧成本相对高,但我们尽量做到屏幕上的呈现效果要高于投资。”

《琅琊榜》曾可以赶上“一剧四星”末班车,在去年的11月18号有一个档期,侯鸿亮觉得那时候像是一场“乱战”,而且后期制作也需要时间再细化,因此拖到了今年,但他强调,选择两颗星并不是抛弃市场,两颗星不一定比四颗星的价值低,“去年年底是个乱局,有档期的电视台是不谈条件的,因此硬搭4星会有损失。电视剧是市场化的艺术作品,第一属性是市场,不能拍完后自己在家里欣赏,但在市场里能多一点创作者自我表达就多一点,还是想保持艺术属性。关键是我们有自信。”

对话侯鸿亮、孔笙创作者最幸福的事

《综艺报》:从《闯关东》《温州一家人》《北平无战事》《老农民》等可以看出,你们以前拍的剧都很正,这次为何选择拍摄网络架空剧。

侯鸿亮:从团队创作气质来说,《琅琊榜》和《北平无战事》等剧是一样的,只是外部形式不同而已。如果我们只拍一种戏的话早都拍腻了,大家就不想在这个行业干了,不断地换一些以前没有拍过的东西,会对创作者带来新鲜感,同时也会有挑战。

《综艺报》: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古装剧的观众口味难以捉摸,《琅琊榜》有这方面的困扰吗?

侯鸿亮:我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最主要还是小说本身的文字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我们考虑的是怎样通过影像方式呈现它。

孔笙:对我们来讲,古装剧和现代戏的区别在于服装,化妆麻烦一点。但我们还是希望拍一个好看的故事,《琅琊榜》不是传统古装剧,它的题材比较新,其好看程度包括受年轻观众的欢迎程度我们是有一定预期的,只要认真去做,做得好看一些,观众不在乎古装还是现代。

《综艺报》:《琅琊榜》的架空、礼仪混搭是否降低了制作难度?

侯鸿亮:降低难度主要是对于原作者而言的,如果故事落在一个朝代,这个故事背景就会有很多需要原作者考证的东西。为什么很多网络小说都是架空的?大家可能就是没有历史考证的知识,我觉得传递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传递的依然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这也是戏的核心和意义所在,

《综艺报》:你们选择剧本时。会否优先考虑带有网络IP元素的剧本?

孔笙:还是看内容。不在于网络作家写的还是其他人写的。一个好的故事,放在我们手里去做,我们的原则就是认真做,这个很关键,认真对待作品,观众和市场,

《综艺报》:从电视圈的行情来说,你们团队拍剧的节奏比较慢,现在真人秀又很红。很多热钱涌入,从东阳正午阳光来看。是否会鼓励团队去做真人秀?

侯鸿亮:我们做不了,我们要么拍电影,要么拍电视剧,另外还是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一个项目稳定成熟我们才做,不成熟我们宁可不做,我们的制作周期也较长,但长是有理由的,也是能见到成果的。多修改一天,作品就进步一分。七年写1个剧本和一年写7个剧本,能一样吗?

《综艺报》:你们公司的另一部剧《伪装者》收视口碑均不俗,《琅琊榜》开播后。这两部剧将在很长—段时间内“同场打擂”。你对此有何看法。

侯鸿亮:我们当然希望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但观众心里对电视剧的认可最重要,就像孔导(孔笙)说的,我们不需要最高收视率,需要的是,完成作品的过程很开心,传递出去后大家对你的作品非常认同,这是创作者最幸福的事情。

猜你喜欢

胡歌古装剧
Costume dramas gain more popularity overseas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浅析中国古装剧影视配乐的发展应用现状、节奏影响、与民族元素
胡歌: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古装剧的一个宿命、两大地位、三种形态
胡歌
胡歌的一跪
胡歌续用罪司机
胡歌:期待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何翻译“古装剧”与“穿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