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7年“谋”一面:九旬老妇与老兵丈夫的爱情传奇

2015-05-30正道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5年31期
关键词:芳菲志愿者丈夫

正道

80年前,14岁的她嫁给了一位英武挺拔的国民党军官。然而,丈夫婚后不久便随部队参加了南京保卫战。7年后,她在苦苦思念中得知了丈夫阵亡的消息。此后,她重组家庭,在家人面前把那段铭心刻骨的感情隐藏了数十年。

在海峡两岸志愿者的帮助下,93岁的她

少女嫁个如意军官郎,军情突变夫妻依依惜别

时光回溯到80年前,年仅14岁的福州姑娘张淑英,经人介绍认识了英武挺拔的国民党军官钟崇鑫。钟崇鑫是重庆荣昌安福镇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认识张淑英时,他是国民党71军87师少校参谋。那时,张淑英刚念完女子私塾,父母在当地经商,家境殷實。得知钟崇鑫是名军官,张淑英起初还有些不乐意,因为她见过的军官大都凶巴巴的。但碍于父母之命,张淑英只得硬着头皮去相亲。

见面时,钟崇鑫像个邻家哥哥,笑着问张淑英会不会写字。张淑英害羞地说,会的。没想到,钟崇鑫还真的拿出纸笔考她。张淑英当即写下福州的地名“洋头口”3个字,钟崇鑫对她娟秀而不失力度的字体赞不绝口,夸她:“妹妹字如其人,很不错!”

相亲归来,母亲问张淑英喜不喜欢对方,张淑英红着脸点了点头。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两人很快订了婚。当年农历五月十九日,张淑英和钟崇鑫举办了隆重、热烈的婚礼。

婚后,丈夫对张淑英十分疼爱,经常给她讲国家大事,教她区分军中等级,并给她讲当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道理。钟崇鑫还经常带些书回家,鼓励她多学些文化,做一个新派知识女性。钟崇鑫颇为顾家。结婚前,他把每个月的军饷交给母亲,婚后则全部交给妻子。平时,钟崇鑫生活节俭,虽然喜欢抽烟,但一个月只抽一包。他还喜欢打牌,有时,张淑英故意逗他,不给他钱打牌,钟崇鑫就撒着娇求她,逗得张淑英忍俊不禁,然后才拿钱给他。

1935年农历八月,钟崇鑫所在部队到南京一带驻防。后来,张淑英和婆婆搬到江苏省江阴乡下,钟崇鑫每周回家探望一次家人。

美好的日子总是匆匆而逝。1937年7月7日,钟崇鑫一回到家,就对母亲和妻子说,部队有紧急任务,马上要走。要走多久,他也说不清楚。张淑英凭女人的直觉意识到这次分别不一般。于是,她提出送送丈夫。钟崇鑫握住她的手说,好,那你就送我到常熟车站吧!

在去常熟的路上,张淑英心里七上八下的,满腹话语不知从何说起。夫妻俩一路没有说话,挽着手到了常熟车站。发车的时间就要到了,钟崇鑫紧紧握了一下妻子的手,大踏步往汽车方向走。张淑英忍住眼泪没敢看他的背影,正当她要转身的当儿,突然被人从后面紧紧抱住了。她知道是丈夫,但没敢回头,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这时,只听钟崇鑫在她耳边一字一顿地说:“我会回来的,等着我!”

张淑英不敢在丈夫面前过于失态,她流着泪水,郑重地点点头。随后,两人紧紧拥抱,洒泪而别。

让张淑英没想到的是,她和丈夫这次一别就是永诀。半个多世纪里,一想到当年在常熟车站分手的画面,张淑英的心就会痛上一阵。

苦守中盼来的竟是噩耗,重组家庭她把往事埋在心中

钟崇鑫走后,张淑英每天都心神不宁,看到成群的战斗机呼啸着从低空掠过,巨大的轰鸣声更让她担忧。她每天想得最多的是,后方都如此紧张,前方战事会如何?丈夫走后,张淑英接到他好几封信,每封信都有不好的消息。丈夫在信中说,他的表弟阵亡了,同乡也阵亡了,还在信中说他万一牺牲了,让她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些信件让张淑英很伤感。

1937年冬天,张淑英家里来了一个穿军装的士兵,说是钟少校的勤务兵,奉命过来接钟太太及钟母到武汉。张淑英满心欢喜,和婆婆火速打点行装,一路往武汉赶。途经扬州时,张淑英还和丈夫通了电话。钟崇鑫告诉妻子,他已经升为259旅中校参谋主任,现在军务繁忙,他没办法回来看她,让她照顾好母亲。电话里说了没几句,钟崇鑫就匆匆挂了电话。

婆媳俩被送到武汉师部后,一直没见到丈夫,张淑英整天忧心忡忡,甚至鼓足勇气向师长打听。师长说钟参谋所在的259旅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战事非常惨烈,国军许多将士生死不明。师长的话让张淑英心里非常难受。

丈夫不在身边,张淑英觉得待在武汉失去了意义,于是,婆媳俩坐轮船逆流而上,回到了重庆荣昌老家。

之后,她天天关注着时局的变化。然而,报纸上每天都有不好的消息传来。张淑英每天夜里都要惊醒多次。每年,她都要寄信到师部询问他的消息,却总也得不到他的音讯,偶尔收到回信,结果又总让她失望。

日子一天天逝去,转眼到了1944年。一天,张淑英在街上看到有个背影很熟悉,就冲到那人前面,那个人果然是崇鑫的战友方维鑫。张淑英拽住他的胳膊,没寒暄两句,就向他打听丈夫的下落。方维鑫说他和崇鑫经历南京战役后,彼此再没联系过。

看到张淑英憔悴的神情,他答应帮着向军长询问。张淑英和方维鑫陆续给军长写了几封信。终于,他们等到了军长舅侄杜细之的回信。“张淑英至今仍记得信里的内容:兄阵亡,无法函告,军座经常想起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

看到信以后,张淑英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她一路哭着回家。得知儿子阵亡的消息,婆婆忍不住抱住儿媳,两人哭得死去活来。

爱子战死,婆婆的精神支柱坍塌了,此后,她再也打不起精神生活,身体每况愈下。第二年,婆婆撒手人寰。重庆没有了亲人,张淑英只好回福州找父母,跟随父母一起生活。后来,父母跟随弟弟去了台湾。临走前,他们劝张淑英和他们一起赴台。张淑英不愿意,她觉得崇鑫是重庆人,这辈子要守在他的家乡。

家人走后,张淑英来到重庆,一直寄住在同乡家里。由于她依然年轻出众,又没有孩子,有很多人提亲,都被她婉言谢绝了。

一直到1949年,张淑英才打起精神考虑自己的生活。经过相处,她和第二任丈夫李自清结合了,随后生下两儿一女。对于和钟崇鑫那段铭心刻骨的往事,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向家人提起。

让张淑英欣慰的是,第二任丈夫对她很好。李自清本来在公安部门做文书,也是个读书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到朝天门拉货做苦力养家,此后整整拉了17年。无论他受多大的苦累,对张淑英始终很好,这也让张淑英心里的伤痛在岁月中慢慢抚平。

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她心里始终没有忘记过钟崇鑫,钟崇鑫阵亡后,张淑英一直想知道他的灵位放在哪里。漫长的岁月里,怕影响现在的家人,张淑英一直没敢说出这段往事。

两岸志愿者相助偿夙愿,77年情爱传奇感动世人

直到1988年,也就是第二任丈夫去世5年以后,张淑英才把心愿告诉了3个孩子。大儿子当年就去了南京帮母亲打听,但是没有任何收获。后来,孩子们在时任87师少校师部参谋仇广汉所写的《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一书中查出这样一段:“城外部队苦战3日,打到12月12日上午,第71军第87师的3个旅已伤亡殆尽,259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阵地……”

虽然知道了钟崇鑫的阵亡原因,但他的灵位在哪里?能搞清楚这,这成了张淑英的最大心愿。

张淑英的二儿子李长贵也替母亲着急。2014年9月,他在央视《关爱老兵》系列节目中,得知重庆有一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志愿者芳菲。

9月16日下午芳菲接到李长贵的求助电话,感动于张淑英老人的非常经历,当晚就把寻找钟崇鑫的消息发布到了全国各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群。很快,江苏志愿者四海在国家档案局主管的中国档案网上,查到了钟崇鑫的资料,并将其照片翻拍下来。

随后,好消息频传。在湖南省档案馆,志愿者晴天找到了钟崇鑫的资料。紧接着,一个让所有关心张淑英的人感到振奋的消息传来:台湾志愿者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芳菲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李长贵。

下午5点打的求助电话,晚上10点就传来钟伯伯的灵位找到的消息,李长贵既欣喜又感动,他把这一好消息告知了母亲,张淑英高兴得整晚都没睡着觉。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细心的志愿者芳菲还将钟崇鑫和她的照片合成在一起,亲自送到她家里。而让张淑英更感动的是,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从志愿者那里知晓了她的心愿后,为她筹集了2万余元善款,要帮她实现台湾行。

拿到钟崇鑫和自己的合照后,张淑英流泪了。自从崇鑫离世以后,她只在梦里见到过他一次,梦见崇鑫已经娶妻生子,急得她流了泪,觉得他背弃了自己。醒来后,张淑英还为自己冤枉了崇鑫自责。如今,她盼了77年,终于等到了再次相见的日子,尽管这种方式有些残酷。

2014年11月22日下午3点20分,在志愿者芳菲、二儿子李长贵的陪同下,张淑英登上了飞往台北的航班。飞机上,张淑英就像少女快要见到情郎一样,嘴角挂着浅浅的笑,一直睁大眼睛望着舷窗外面。芳菲逗老人说:“这么大岁数还要颠簸,钟爷爷可把你害苦了!”张淑英笑着说:“他是我的初恋,带给我太多美好与痛苦的回忆,没有经历过是不懂的!”

当天晚上6点30分左右,张淑英一行到达台北市。当晚,老人心绪复杂,激动得整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天未亮,她就起了床,精心收拾了一番,把满头银发梳成了崇鑫喜歡的那种发型。上午10点,张淑英在一行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台北忠烈祠。

钟崇鑫的灵位在第一排右起第四个,牌位上写着“万古流芳,忠义千秋”8个楷体红字,灵位旁边有和他一起阵亡的上司和战友。张淑英摩挲着崇鑫灵位上的照片,喃喃说道:“盼了这么多年,咱们终于见面了。有你的上司和战友陪着,你也不孤单……”说着,张淑英又流了泪。

从忠烈祠回到宾馆,儿子和芳菲要带张淑英逛逛台北,张淑英说,你们去吧,我想静会儿。第二天,张淑英又去了忠烈祠,她想趁在台北的几天时间,多陪会儿崇鑫,多看他几眼。

第六天离开台北的时候,张淑英又去了忠烈祠。她抚摸着崇鑫的灵位,说:“我不能老留在这儿,如果我还能活着,一定会再来看你!如果身体不允许,咱们很快又会在另一个世界见面了。”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李长贵和哥哥商量好了,如果母亲身体允许,他们将带老人到北京游览,和当年的抗战老兵家属们聚会。而老人与钟崇鑫跨越近77年的情爱传奇也打动了千千万万人。

编辑 / 杨世莹

(E-mail?押shiying10@sina.com)

猜你喜欢

芳菲志愿者丈夫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闪耀如伊·芳菲
遮瑕小秘方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