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与近世文化

2015-05-30任鸿隽

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智识人类科学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科学》1922年第7卷第7期。全文为任鸿隽于当年4月在中国科学社春季讲演会上的演讲词。作为《科学》创办人之一,任鸿隽早年在《科学}发表文章,呼唤科学救国,普及科学精神、方法、知识,是中国开创科学传播新时代的旗手。本文讨论的是科学与文化,文章开宗明义:近世文化是科学的,后先举例说明中世纪的思想和研究学问的方法,再谈科学与近世文化的关系。这里主要摘录其中有关什么是文化以及科学与近世文化关系部分的内容。

“科学与近世文化”,这个题目是近人时常讲的。我今天开讲之前,先有两个申明。第一,这个讲演,是本年科学社讲演的总帽,所以不免普通一些。第二,我所讲的近世文化,并不包括东方文化在内,因为我们承认东方文化发生甚古,不属于近代的。那么,我们所讲的是西方文艺复兴以后发生的文化了。近人对于这种文化,至少有几个普通观念。一说近世文化是物质的,譬如从前人乘骡车、马车,今人乘火车、电车,从前人点菜油灯,今人点电灯之类。一说近世文化是权力的,例如征服天然,驱水使电,列强相争,弱肉强食之类皆是。一说近世文化是进步的,例如机械发明日新月异,学术思想变动不居,从前几千年的进步,比不上近世几十年的多。这几种意思,我们承认他都可以代表近世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不能说可以总括近世文化的全体。要一个总括全体的说话,我们不如说近世的文化是科学的。诸君注意,我说近世的文化是科学的,和近人所说近世文化的特采是科学发明、科学方法等等,有点不同。因为前者是说近代人的生活,无论是思想、行动、社会组织,都含有一个科学在内,后者是说科学的存在和科学的结果,足以影响近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罢了。

我们现在要说什么是文化。文化和文明少许有点不同。我很喜欢梁漱溟先生说的“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子,文明是人类生活的成绩。”不过吾想单说人类生活的样子,还不能尽文化两个字的含义,我的意思,要加入“人类生活的态度”的几个字,来包举思想一方面的情形,文化两个字的意思才得完备。照这样说来,文化有种类和程度的差别,但是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可以说某种人的文化是什么样,程度是什么样,但是不能说某种是文明人,某种是野蛮人,因为照我们上面所说的文化的定义,是讲不通的。但是我们提出近世文化,我们的意思却很明白的确,因为近世人生活的样子和对事物的态度是很明白的确的。近世的文化和近世以前的文化,是极有分别、极容易看得出来的。所以我想把一切文明野蛮的话头打扫净尽,再来观察近世的文化。

上面所说的,是科学的一点起源,就是对于文艺复兴这个时代,我们觉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科学的发生,或者说是复兴,一个是近代和古代的分界。这两件事情并不是偶然遇合的,是有第一件才有第二件的。我们现在要看科学与近世文化的关系是怎么样。

前面已经说过,文化这两个字是空洞的,就是我们说什么物质的文化、精神的文化,也是空洞的。所以我们要谈近世文化,最好拿几件具体的事体来说。玛尔芬(Marvin)说得好:有三件东西最足以表示人类的进步。一是智识,二是权力,三是组织。我们现在就拿这三样来看科学有什么关系。

第一讲到智识,我们晓得现代的智识,不但是范围比较的广,就是他的性质,也比较的精确些。现在很平常的事理,如像蒸汽的应用,电力的制造,生物的演进,疾病的传染,都非中世纪以前的人所能梦见,固不消说了。就是古时圣哲所发明,历代学者所传述,如希腊人的物质起源论,中国人的五行生克说等,虽是沿习多年,并且用作说明一切事理的根据,但是照现在看来,还是不算智识。我们拿现在的化学上所发见的八十余元素,和希腊人的水、火、气、土四元质相比较,自然看得出他的笼统不精。拿现在化学上物质的变化分合和物理学上因果相生的定律,和中国人的五行旧说相比较,才晓得他的糊涂无理。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有了科学而后我们的智识得了两个试金石,要经得这试验的,我们才承认他是智识,所以那些不够成色的,都立不住脚了。我所说的试金石,一个是根据事实,一个是明白关系。希腊人说什么东西都是由水,或火,或气,或土变成的,但是我们晓得他并非事实。在炼金化学(Alchemy)的时代,大家都信水可变土,但是我们晓得并非事实。我们晓得他不是事实,也是从实验得来的。讲到关系一方面,我想许多迷信都是由不明白关系发生。比如我们说“础润而雨”,我们晓得础润并不是雨的原因,不过因为雨还未降以前,湿气先在础石上凝聚了,所以有润的现象。照这样说来,础润虽不是雨的原因,却也可做一个雨的先兆,因为他中间是有共同的关系的。但是信那风水五行的说法,说祖坟葬得好,后人就会发迹,京城多开一个城门,天下就有兵乱,请问那关系在什么地方呢?科学的贡献,就是把事实来代替理想,把理性来代替迷信,那智识的进步,也正是从这点得来的。

第二,讲到权力,自然是就我们所能驾驭的力量和那力量所及的远近而言。历史家说石器时代的人能掷石子在几丈外的地方去击杀野兽,他的文化已经比石器时代以前的人高了许多,因为他的权力,已经远到几丈外了。照这样看来,近代人的权力,比从前的人大的地方,至少有几处。一为征服天然,最显著的例就是距离的缩短。我们古人看了长江,就说“固天所以限南北”,现在轮船火车到处通行,就是重海连山,也不能隔人类的往来了。再则物产的增加,因为机器的应用和天然障害的战胜,也是近世的一种特别现象。如1810到1862五十年间,世界上煤的产额,由每年九百万吨增到一万四千万吨。由1850到1882三十二年间,世界上铁的产额,由每年四百万吨增到两千万吨。又由1830到1880五十年间,欧美的商务,增加了八百倍。这都是前四五十年的统计,到近年来,增加的数目必定更要大了。再次则各种病菌的发明,人类生命的延长,也是征服天然的一个好例。由1851年到1900年英国人的平均寿数由二十六岁零五六增到二十八岁零九,美国人的寿数由二十三岁零一增到二十六岁零三三,我们战胜天然的权力,不是可惊吗?又不但战胜天然,我们并且能补天然的不足。……

第三要说社会组织。我们晓得近代的社会,除了组织复杂,远非从前所可比拟之外,还有几个特采,是我们不能不注意的。一是平民的特采,就是所谓德谟克拉西。这平民的倾向,有两个意思:一是政治上独裁政制的推倒,与参政权的普及;二是社会上机会的均等,和阶级制度的打消。这两个意思的发生,一方面因为机器的发明,生了工业革命,又因工业革命过后,物产增加,一般的人有了产业和劳力,自然发生了权利的要求;一方面也因近代的人心,趋于合理的;对于天然的势力,尚且不肯贸然服从,要求一个征服的方法,对于人为的组织,自然也有一个合理的解决,那些“天赋君权”的说话,自然不能管束他们了。弗兰克令(Franklin)的墓志说他“一只手由自然界抢来了电力,一只手由君主抢来了威权”,最能表明这一种意思。可见平民主义和科学是直接间接都有关系的。第二个特采,是他范围的广大。从前的社会组织,仅限一地一域或少数人的,现在的组织,不但非一地一域,就是国界种界,也不能限制了。如像近来各种团体的国际组织,各种主义的世界同盟,都是大组织的表示。这有几个原因:一是交通进步,空间时间的距离比从前缩小了好些。二因各处的生活有趋于一致的倾向,因此他们的问题也有些大同小异。三因学术经验的证明,知大组织的利便与可能。这三种原因,又是大半和科学有关系的。第三个特采,是效率的讲求。我们晓得近世工业的组织和机器的应用,是要用力少而成功多。以少量的用力,得多量的结果,就是高的效率,反之,效率就低了。这种讲求效率的意思,不但用在工业上,就是社会上一切组织,也都是这个意思所贯注。大概做到这一步的,我们说他是新组织,不然,事业虽新,组织还是旧的罢了。但是一件事业效率的高低,非从那件事业极小的部分加以研究,不会明白。这种分析研究的方法,也就是科学方法。所以现在有所谓科学的工场管理法,就是这种特采结晶了。

我们现在把上面所讲的总结起来,在智识、权力、组织这三方面,近代的进步,都比较从前最为显著、最为特别,那么,我们就说这三种进步是近世文化的表现,可不可呢?又因为这三种进步都是科学直接的产物或间接的影响,我们若是拿他们来代表近世文化,我们要说明的科学和近世文化的关系,是不是可算做到了呢?我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智识、权力、组织都是生活的样子,我们还有一个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态度,是我们对物的主要观念和作事的动机。我们晓得科学的精神,是求真理,真理的作用,是要引导人类向美善方面行去,我们的人生态度,果然能做到这一步吗?我们现在不必替科学邀过情之誉,也不必对于人类前途过抱悲观,我们可以说科学在人生态度的影响,是事事要求一个合理的。这用理性来发明自然的秘奥,来领导人生的行为,来规定人类的关系,是近世文化的特采,也是科学的最大的贡献与价值。

猜你喜欢

智识人类科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智识机械运动易错点
人类第一杀手
点击科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科学大爆炸
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科学拔牙
北美图书馆智识自由奖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