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院校女生就业指导问题探析

2015-05-30沈燕

中国市场 2015年44期
关键词:女生工科院校就业难

沈燕

[摘 要]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突出,而作为工科院校的一个稀有群体,女生就业问题上并不“物以稀为贵”。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关注理工科女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科院校;女生;就业难

[OI]10.13939/j.cnki.zgsc.2015.44.209

1 前 言

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据《2014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尽管2014典范企业在市场上收入平均增长23.4%,招聘规模达到38万人,平均每家招聘683位大学应届毕业生,比2013的606人增加了12.8%。但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上2014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工科院校女生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

作为工科院校里的一个稀有群体,女生却并没有因为“我是女生”而得到重视和优待,“众星捧月”的骄傲只是昙花一现的自我满足。事实上,这个稀有群体在学习、生活、就业问题上并不“物以稀为贵”……

抱着关注工科学校女生学习、就业现状的初衷,笔者在所在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分别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学院按大二、大三年级对女生共计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89份,有效回收率97.25%。对男生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6份,有效回收率93%。调查显示只有10%的女生觉得自己“善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较强”;有22.5%的女生觉得“学习成绩较好,动手能力不足”;近55%的女生认为自己“表現一般,并不出众”;12.5%的女生表示“不清楚”。有62%的男生认为自己所在专业女生的“成绩较好,动手能力不足”;仅有11%的男生认为女生“表现一般,并不出众”;还有16%的男生觉得女生“善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较强”;11%的男生表示“不清楚”。12.7%的女生将学习困难的原因归于自身思维方式的问题,而近三成的女生认为自己“不善于表现,缺乏自信”。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关注理工科女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作为高校则必须认清形势,从自身角度加强对理工科女生的教育,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 对工科女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2.1 深度挖掘工科女生的就业潜力,充分发挥女性优势

实际上工科女生在求职中不乏优势,首先,女生有语言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优势,在阅读能力、思考问题上的细致和周全上具有优势。其次,在交往能力方面,女生普遍具有平和、感情丰富且善于理解他人的特点,在工作中可以体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后,忍耐能力的优势,女生在工作当中耐心持久,态度认真且责任感极强的特点,也会在求职过程中为其加分。高校应深度挖掘工科女生的优势,帮助工科女生树立自信,清除工科女生就业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调整女生就业心态

学校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对女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让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先通过自我总结认识自己,然后向自己的周边人际提问,了解他们眼中的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心理辅导机构、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做一些问卷或咨询认识自己,一方面实现客观认识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准备。加强挫折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客观积极看待就业中遇到的挫折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校针对女生开展具备年级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女生的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辅导,从多角度提升女生综合就业素质。

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改变大多数女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消极地依靠父母,等待用人单位录取等被动局面以及对传统意识“男主外,女主内”角色的认同。要积极调整心态,既不能有自卑的心理,也不能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对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过于挑剔。

2.3 促进充分就业,积极拓展女性就业平台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稳定原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可以积极联系并依托妇女联合组织进行区域性女性教育发展合作,开拓就业市场。我们认为,针对性地为女生搭建平台,如举办女生就业专场等就业服务活动,针对性强,效率较高。

2.4 政策上加强扶持力度,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首先,国家要构建公正公平的就业保障体系,继续建立健全就业政策,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充分保障女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利益,这样才能让用人单位消除性别歧视。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比如通过立法对女性从业者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而鼓励企业吸纳女性就业。既要拓宽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要尽可能的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通过实行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人单位对男女劳动能力的评价和用人标准更为合理,消除他们使用女性劳动力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了先决条件。[1]

其次,转变观念,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社会通过媒体、学校等途径倡导女生培养独立意识和能力,并为女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使女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大学学业、增强自身素质。[2]政府应该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提高女性权益保障水平,营造和谐的就业性别环境,要使用人单位正确认识工科女大学生的优势。本着企业生产实际,以战略的眼光提前储备人才,并做到无论录用男生还是女生,都能获得利益上的平衡。

最后,工科女生在求职时应调整期望值和心态。事实上许多和工科专业对口的岗位,一开始确实很辛苦,但挺过实习期,以后从事技术工作就没那么辛苦了。从职业能力来说,很多工科岗位也不是不适合女生,很多女生做得也挺好。而且技术类岗位的职业发展前景很好,不会一直在低端岗位,晋升空间很广阔,挺过最开始的艰难阶段,“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在求职时女同学一方面应用积极的心态提早谋划、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试着换位思考,结合用人单位选才标准和个人未来发展需要来设计自己的成长路径,处理好工作、事业和生活的关系。

3 结 论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只要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跟上时代的潮流,改正择业的偏差、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社会方面应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女大学生多创造就业岗位;高校方面要做好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模式上面向社会,与社会接轨,同时,女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广大女性能够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并得到社会的认可。[3]

参考文献:

[1]王俊华.试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291-292.

[2]李玉雪,李红娇.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6):115.

[3]黑如意,梁瑞英,付智.女大学生就业难及女性社会价值探析[J].党史博采,20113):59-61.

猜你喜欢

女生工科院校就业难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女生比男生成绩好与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关系初探
农村体育教学中女生心理障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