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5-05-30宋美琴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6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课外阅读教材

宋美琴

【摘  要】

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依托课内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重视实践练笔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注重课外阅读,汲取写作营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敢写、会写、乐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  作文  有效教学

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环节,综观当前学生写作现状,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写作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师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依托课内教学,掌握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用词准确、构篇严谨、内涵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写作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研读教材,从课本中吸取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1)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现积累语言素材,学习语言表达技巧。学生习作中最常见的现象是语言枯燥平淡,不生动,不丰富。比如,描写春天时,总是用冰雪融化、小草发芽、杨柳吐绿等词语进行了了数笔的轮廓式描述后,便再也找不到生动具体的表达内容和语言了。这样的习作缺乏新意,读来味同嚼蜡。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准确、生动的语言,才能使人受到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教材,教给学生准确而流畅的语言表达技巧。例如,《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不多的言辞却如诗如歌,“乌黑光滑”“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分别准确地描绘燕子的颜色、动作和形态,将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学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训练语言的准确性,并进行拓展迁移,练习抓外形特征来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2)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学习文章的写作结构,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弄清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一步步将文章写下来的,各段之间又是如何联系衔接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感知理解,才能将学会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以提升学生谋篇布局能力。比如,《烟台的海》一课,全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布局谋篇,在分述时,按照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烟台的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该写作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写作能力。

二、实践练笔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累积写作素材的最终目的是将其付诸于实践运用中,以增强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当学生累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材料运用到写作中,通过开展实践练笔训练,沉淀写作素材,让习作锦上添花,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学了《航天飞机》后,笔者设置了以下练笔训练:同学们,请你们根据课文中的介绍,以《航天飞机的自述》为题,以“你好,我叫航天飞机”开头,从形状、本领两方面来练写航天飞机的自述,看谁介绍得最好最精彩。

学生:你好,我叫航天飞机,你别看我长得怪怪的——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机尾,但是我的本领可大了!我飞得特别快,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我只需短短的十分钟,而飞机却需要四个多小时,飞机跟我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飞得特别高,可以飞上几十万米的高空,而飞机只能飞两万米,飞机跟我一比不值一提。我还能用巨大的手臂把有毛病的卫星带回机舱,带回地面维修,你说我的本领大不大?

这样的练笔训练设计新颖,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力,而且可以唤起学生写作热情,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是积累优美语句、写作技巧和方法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丰富知识阅历、拓宽知识视野、升华情感、提升涵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文思如泉。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博采众家之长,汲取写作营养,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引来源头活水。

(1)摘抄佳句,积累语言。课外读物语言优美、知识丰富、内容广博,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重要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读物中那些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富有哲理的警句格言等摘录下来,从而丰富语言积累,以便使用时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圈点批注,促进理解。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在读书过程中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将语言精辟、意义深刻、发人深思的语句,或自己感兴趣的、认为精彩的、有欣赏价值的句与段圈点勾画起来,并在字行间进行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并写上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评价,在日后遇到类似题材时,可以深入探究,提炼观点,整理成文。这样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写作技巧的积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品析鉴赏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依托课内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重视实践练笔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注重课外阅读,汲取写作营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敢写、会写、乐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覃上华.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素材的途径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8)

【2】华淑艳.张扬个性 抒写真情——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新课堂【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

【3】吴继花.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和教学策略【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2)

【4】和玉芬.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探析【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0(03)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课外阅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