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的作文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

2015-05-30仇伟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6期
关键词:品味作文生活

仇伟

【摘  要】

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仍是较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作文脱离了生活。针对这一症状,本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出发,提出了“让学生的作文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之四步骤:对生活观察——品味——积累——表达,并逐层举例论述。

【关键词】

学会  观察   品味  积累  表达

许多语文教师常常为学生作文质量不高而烦恼: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枯燥无味、事情胡编乱造、情感无病呻吟……为究其原因而困惑:有教师认为是指导不得法;有教师认为命题不当;还有人以为是作文本身难度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从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学生作文质量低劣的根本原因是脱离生活。要想改观学生作文状况,就必须将学生引入生活,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表达生活。

一、给学生一双智慧的眼睛——学会观察生活

法国雕刻家罗丹告诉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我在用学生枯燥无味的作文启迪学生懂得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后,就送给学生一双能够发现美的智慧眼睛——观察生活的方法。一是要有目的:去哪里、看什么、听什么,自己要有个打算。如七上第四单元作文要求:“写一篇景物观察日记”,参考题有“花圃、月夜、雨中、秋晨”。如果是写“月夜”,就要抓住月夜,重点观察月光的变化或月光下的人和事及其感受等,这样作文内容就具体了。二是要有顺序:观察事物,要了解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有个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里到外,或由远及近……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观察清楚。三是要抓住事物特点:如《春》一课中春雨的特点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四是要有比较: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如在公交车上同样是青年,有的让座、有的却抢座,对比之中才能更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

二、给学生一个灵敏的感官——学会品味生活

首先让学生知道要品味生活,仅仅靠眼、耳是不够的,观察景物还需要用鼻嗅、用舌头尝、用身体感受,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官都尽可能要用上,这样才能写得尽善尽美,更好地描写事物、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及其主题。如鲁迅《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着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的我心也沉静……”这一段里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心理等描写,可以说是人的五官全用上了。既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又表达出自己心里感受,情景交融,抒发出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三、给学生一本采集的本子——学会积累生活

人们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说再好的记性也抵不上勤记录。所以在每学期初就要求学生准备三本记录本:一本是读书笔记本,及时摘记下课本及其课外读本中的佳词丽句、精彩片断及其赏析等;一本是日记,及时记录下平时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及其感受等;一本是便于携带的小本子,封面上可写上《采蜜》《小镜头》《滴水集》等,随时记录下在校内外偶遇的事件或新闻。这样使学生都能像蜜蜂一样勤采花粉,最终“酿出甜美的蜜”来。如八上第三单元是一组表现“慈爱、恩爱、关爱、孝悌”等亲情的课文,我也要求学生写一亲人,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展现。学生相继从“采集本”中很快就找到了《妈妈临出门时的叮嘱》《放学时奶奶的热包子》《考试失败之后的安慰》等素材。由于学生积累的材料多了,所以学生作文时的事例就可信手拈来。

四、给学生一支多彩的“画笔”——学会表达生活

学生通过智慧的眼睛观察,灵敏感官的感悟、采集本的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材料,作文时学生根据作文要求从中找出了适合作文要求的好材料后,我还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具体要求对素材再加工:语言再锤炼、内容再丰富、情节再创造、主题再提炼、表现手法再多样化等,从而用多彩的“画笔”写出色彩斑斓的作文来。如有学生通过素材“再加工”所形成的《秋天赞》作文中的一段描写:“秋天是一个美妙季节:坐在火红一般的枫林之中,便有诗人杜甫笔下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感。踏着沙沙的枫叶,走出这神奇的人间仙境后,便来到田野上,眼前又出现了一望无际的金色世界。稻田在秋风的吹拂之下使之成为金灿灿的海洋,一阵风吹来,稻谷犹如海浪翻滚,那稻穗摇曳发出的成熟声如同浪涛声响在耳边。秋天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除了那“稻花香里说丰年”外,更有桂花香飘四溢,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桂花的世界之中。采一点去泡茶可以品味到沁人肺腑的香茶;收藏一点桂花,除夕之夜便能吃上香喷喷的桂花糕。沉醉在这秋的果色里,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花儿香,鸟儿鸣,人儿醉……”学生多彩的表达,成功的喜悦,使大家更坚定了“扎根生活”的“观察——感悟——积累——表达”之作文四步法,随之全班的优秀作文也纷至沓来。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热爱生活,表達真情实感。”它既向我们揭示了生活是写作源泉的秘诀,作文离不开生活之真理,又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作文教学之方向,还向我们明确了具体要求及其方法。所以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更要坚定信心,进一步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使学生能在作文中描绘生活,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在生活的土壤中孕育亮丽的风景,滋生鲜活的灵感,写出更好的作文来。

猜你喜欢

品味作文生活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品味四季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