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阅读,让心飞扬

2015-05-30仲亮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6期
关键词:荷花文本课文

仲亮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智能活动,人的阅读面越广对世界的间接体验就越丰富,情感也就更加敏感细腻,其思维能力也会日益提高。对孩子来说,阅读是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资源。因此,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確导向,我们要开启以学生智慧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要使语文阅读焕发出充满激情的生命活力,就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一、创设情境,在“乐”中读

俗话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教育工作者也深有体会:没有情境的教学活动就如一杯寡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的。只有学生具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主动地快乐地去进行学习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灵动,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时,我让学生读课文前问了这样几个问题: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花生躲到哪里去了?它最后是怎样找到花生的?我们也一起跟着小松鼠到课文里去找一找吧!这些多而有趣的“为什么”,带着孩子们愉快地走进了文本。所以,在阅读的起始阶段,设计引读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由本身的智力活动促使学生主动进入阅读状态。

这样,让学生在充满兴趣充满快乐的学习中达到充分的沟通,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通过多元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进行“乐”学。

二、调动感官,在“感”中悟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灵感思路,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我在教学《槐乡五月》这一课时,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想象说话。如在学习“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啪啪啪……孩子跑来了……”的地方,让孩子们朗读后再充分发挥想象: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再让他们动嘴说一说,动笔写一写……通过拓展延伸、丰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学习这段文字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表示香的词语,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理解“清香、醇香、浓香……”感受槐花香味越来越香,越来越浓,并通过朗读体会。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放飞思维,在“动”中思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

在苏教版第六册《荷花》第2小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欣赏一池多姿的荷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体会到小作者为何会陶醉在其中。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说:蜻蜓会对我说些什么?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句式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然后再让同桌同学一个做荷花一个做小动物,来进行情境表演:有一只蝴蝶飞到我身边对我说:“荷花姐姐你真美啊!就像天上的仙女。”有的说:“荷花姐姐,你真香呀!我是爱跳舞的蝴蝶妹妹,我们一起来跳支舞吧!”在说一说、演一演中学习、理解、感悟课文。

四、彰显个性,在“情”中读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鲜活的精神与思想。我们要适当地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彰显飞扬的个性,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学习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前,我就让学生想一想平日里妈妈都为我们做过那些事,课后再让他们写一封感谢妈妈的信,回家为妈妈捶背、洗脚……这样通过文本和生活结合,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情感世界,不仅使学生更深地从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中充分地汲取了精神的营养,而且在生活中进行了自我对照、自我教育,促进了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带着生活实践中的知识去亲近文中角色,与角色进行交流,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个性学习体验。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也得到尽情展现,课堂才可能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猜你喜欢

荷花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背课文
荷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