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活资源,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5-05-30潘源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熊猫初中语文文本

潘源源

【摘  要】

初中生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思维特征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抽象理解课程要求的矛盾,需要学生已有经验的支撑,为学生的抽象理解和抽象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本文以初中语文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初中语文学科的特征以及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征,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生活资源  初中语文  主动建构

一、初中语文利用生活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1.生活资源的利用由初中语文的课程特征决定的

初中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是,语文文本的内容源自于生活,表达的是作者生活中的故事,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故事是学生每天都会感知的,也是需要学生用不断丰富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的。初中语文文本充满了情感性、情境性和教育性,语文文本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观念的表达,是生活中故事和情感的一种文字表示,将生活原则和规律通过故事的形式加以表达。语文学科的这种独特的形式,不仅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语文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促进文本思想和文本价值观的传递,即语文学习不仅包括语文基本知识的学习,如汉字、拼音、语法规则、语词运用、修辞等的学习,而且包括文章思想的学习,学生只有创造性地学习语文知识才能够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这要求初中语文要利用生活资源。学生只有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内容,才能够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

2.生活资源的利用促进知识的有效运用

语文是源于生活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是用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的。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是关于生活中基本自然现象、基本事件和基础情感的认识,在生活中基本能够找到语文知识表达的原型,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有效开展的重要源泉。同时,初中语文知识的应用也是激发学初中生语文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看云识天气》的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预测这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实践相结合,促进了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对语文知识的内涵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描述原因的文字表达,也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表达运用,引导学生理解科普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表达观点的层次性。生活资源的利用不仅促进初中语文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而且促进初中语文知识在生活实践和语言表达上的实践练习。

二、初中语文教学利用生活资源的有效策略

1.利用生活资源开展学生主体课堂

語文文本内容是源于生活的,生活资源丰富着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而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学生积极投入课堂,自主思考、积极建构的有效基础。例如,《童年的朋友》的学习目标是,第一体会文学作品中感人的片段,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人的热爱,体会亲情的概念;第二,揣摩文章中重点语句,以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我们以第一个问题为例,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以朋友的歌曲导入课程,引导学生理解朋友之间的亲切含义,为体会文章的语句奠定基础;其次,由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和最好的朋友之间发生的记忆深刻的事情以及朋友的外貌描写,学生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关于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并体会人物情感;最后教师设计导学问题。1.朗读结尾段,找出关键词——“最”。2.阅读前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外祖母是“我”“最知心”“最了解”“最珍贵”的人。3.总结文章描写的总体思路。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促进学生关于知识的自主建构,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相关问题的解答。这样的学习方式,将文章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和渗透。

2.以生活资源推动语文知识的成效学习

语文知识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成效周期长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习得语文阅读、朗读和写作的技能,而这些技能要转化学生自己的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一定的丰富和充实,而应用技能的掌握还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需要学生不断实践。生活资源的另一个方面正是突出知识学习的延续性,建立开放性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安排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若干问题,让学生带出课堂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例如,在《国宝——大熊猫》学习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周末到动物园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并通过组织学生看纪录片“大熊猫”,看野生大熊猫的饮食、繁衍、休息、成长等故事,同时还可以了解中国大熊猫的异地生活,了解目前大熊猫的数量、保护措施等,这就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加丰富地了解大熊猫,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综上所述,生活资源的利用是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和初中语文的课程特征相吻合的,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生活资源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理解语文知识的深层次含义,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同时在生活中展开关于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真正实现生活资源走进语文课堂,语文知识向生活扩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张雅.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4

【3】陈晓姿. 近百年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

猜你喜欢

大熊猫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们都爱大熊猫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大熊猫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大熊猫也消暑
水中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