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鸦喝水》教学案例赏析

2015-05-30蒲宝俊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6期
关键词:乌鸦瓶子课文

蒲宝俊

【摘  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乌、鸦”等9个生字要达到认识的要求;熟练掌握“可、石”等6个字。会用“渐渐”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的閱读能力,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认真思考,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教学背景

童话故事《乌鸦喝水》是一年级语文的传统篇目,其主要内容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文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说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二是乌鸦想出了办法,三是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文章配有插图,内容有趣,对培养低年级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真情实感体验,是很不错的一篇趣文。

二、教学目标

1.对“乌、鸦”等9个生字要达到认识的要求;熟练掌握“可、石”等6个字。会用“渐渐”说一句话。

2.培养想是的阅读能力,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认真思考,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本课教学需要2课时,第一课时  略)

(一)激趣导入

1.复习生字、生词。

2.乌鸦找到水,但是喝不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帮帮这只小乌鸦好不好?

(二)阅读感悟

1.哪位同学愿意读读第一段,我们想想听。

2.其它同学一边听,一边想,第一段写的是哪幅图的内容?这一段说了什么?一会小组讨论交流你大家说说,看谁说的好。(学生自愿读,自愿说,小组可以讨论交流)

3.书上写乌鸦“到处找水喝”,你能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乌鸦什么样的心情和神态吗?(学生思考、讨论、自愿表达)

4.哪位同学试试怎么读这句话才能读出乌鸦当时的心情?(学生自由练习读,然后由几名学生分别站起来对着大家读)其中重点对“到处”和“怎么办呢”进行必要的指导。

5.小组练习,比比,看看谁读得最好。(巩固练习)

教学案例分析1:

本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从阅读中揣摩和体验文章的内容和内涵,变换不同的形式,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语气,给学生充足的阅读练习的时间,不断提高阅读的水平。

6.从字面上看和我们的体会中,可以看出乌鸦口渴确实非常着急喝到水,谁能帮乌鸦想个好办法?自由朗读后面两段。看看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

7.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根据时间关系请学生阅读)

8.乌鸦终于想办法喝到水了,乌鸦的心情怎么样,谁试着读读乌鸦的这种心情?

9.学生自愿举手阅读,乌鸦高兴的语气分别请不同的学生来试着读,老师指导。

10.学生分组一边表演一边阅读后面的内容。小组同学表演乌鸦喝水神态,个个主动积极表演,惟妙惟肖。

教学案例分析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通过汇报表演,激发了表现的欲望,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师生当场评价,评选出表演好的并当场奖励更能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的小组好特意准备了瓶子和石子的道具;有的特意在清水里加了颜色,随着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 学生的阅读体验+有效的指导+有趣的插图+动手操作配合,丰富了阅读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升,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11.瓶子里的水升高,文章当中用了一个词“渐渐”。谁能用“渐渐”这个词说一句话?(交流、讨论、练习)

生1:天气渐渐的热起来了。

生2:天上的彩带渐渐消失了。

生3:我们渐渐长大了。

……

(三)体验感受,指导背诵

1.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这只小乌鸦很聪明,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学习。同时,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学习呀?(小组交流、汇报、评议)

2.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图画,指导学生一段一段地背诵,最后练习背诵整篇课文。

(四)拓展练习

1.假如瓶口很小,石子放不下,乌鸦怎么办?

2.假如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

教学案例分析3:

这样的拓展设计主要是激发学生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思维潜能,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拓展练习中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探究能力。

四、教学反思

(一) 教学方法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儿童角度出发多维度解读课文。儿童对于未知世界的认识,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从其逻辑思维上来进行解读,他们进行思考时采用的是“我喜欢”“我不喜欢”“我关心”“我不关心”的思维方式。因此,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应当遵循,以儿童的视觉为出发点,发掘童心,保持童趣,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诱导学生对课本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解读,而不是把唯一的标准答案交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

(二)以生为本,让学生真心体验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是我们在教学中所提倡的。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找描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的句子,让学生尝试探索课文内容,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乌鸦喝着水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这样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体验到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快乐。

(三)自主阅读实现了阅读教学的超越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感受,而且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的重新建构。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与理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在练习的设计上,新颖独特有个性,大胆开放有创新。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态度分析事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实践的科学求真精神。

【参考文献】

【1】胡春林.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睛作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03)

【2】张莉丽.浅谈新课程中农村小学阅读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09(09)

【3】崔秀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1(05)

猜你喜欢

乌鸦瓶子课文
瓶子赛跑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瓶子赛跑
背课文的小偷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背课文
别把你的瓶子随手扔掉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