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5-05-30赵静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探究语文

赵静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语文有利于帮助小学生为接下来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帮助小学生提高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

1.促使主动和主导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需要把语文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重点,促使自己把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摆脱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学效率。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感受,培养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探究能力的意识不高,导致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教师的思想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问题时,教师便会直接的解答。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提高,自然而然就会降低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因此,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把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促使主动和主导相结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教师把握思路,引导学生探究。但是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需要以教授学生技能为主,教会学生探究学习,促使学生学会如何探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地解决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在指导时也不需要完全的指点,只是需要适当的点拨,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知识以及技能来探究解决新的学习内容。纠正学生只是把思路停留在事情发展过程的理解上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语文阅读的精髓并不只是局限在对课文表层含义的理解之上,而是要分析文章的核心思想,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开拓学生阅读探究的原动力。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调动学生阅读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转变传统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地位,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课前预习活动,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探究成果的求知欲望。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帮助学生提高探究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2.创新多形式教学手段,挖掘学生潜能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探究的潜能各不相同。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创新多种教学手段,分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长期处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自身的潜力无法发挥,长此下去,便会降低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创新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提示阅读方向,树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探究信心。语文教材的体裁多种多样,但是有的课文的结构、内容、写作方法等都具有相似之处。教师需要针对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多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和特点,根据掌握的类型文的阅读方法和经验,举一反三,大胆的进行自主探究,多用鼓励的语言鼓舞學生积极地发表意见,树立起阅读探究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阅读目标、任务以及要求。教师还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阶段重点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多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在教学具体的文章篇目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预习课文。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先提出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为什么开头要写闰土加景物描写?”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课文知识的印象。同时,学生会始终处在兴致勃勃的探究活动中,加上教师制定的指导目标,引导激疑探究,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小学高阶段学生的探究热情。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专心阅读,认真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在布置完作业之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和实践,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积极地主动地点拨,并适当的给予鼓励和提示,还需要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

3.加强多元化课外训练,培养团队意识

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多元化的课外训练,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多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查阅、提问以及记录的技能。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机会的同时需要要求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多向自己提问,并且带着疑问继续阅读,促使学生把文章的大致脉络以及文章内容在脑海中串联起来,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师还需要多指导学生对优美的句子和文章段落进行记忆,指导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以及一些好词佳句等记忆起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在班级上与学生和老师一起分享。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会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

同时,教师需要通过课外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愿结成小组,根据自己布置的具体主题讨论、合作得出具体的方案计划。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和课外锻炼中,从而通过查阅、记忆和询问等形式提高自己自主阅读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意愿,从满足学生真正需要和要求出发,寻求教材与学生心理的契合点。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需要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多指导学生寻求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问、多解决,高效地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创设多种教学手段,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