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病门诊

2015-05-30

家禽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油苗啄癖啄食

栏目协办: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禽病研究中心

电话:0531-85982001

■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

发病原因 疫苗失效、疫苗质量不高、疫苗选择不当。免疫方法不合适、免疫程序不合理、两次免疫间隔的时间过长。农村个体养鸡场或养殖小区内布局不合理而过于密集,加上环境污染严重,各类人员来往频繁,鸡场又没有确实可靠的消毒和方法,一旦发病很容易传播开来。部分人有一定的资金,想从事养殖业的发展,但却没有技术,特别是不懂防病技术,极易造成该病的流行。

临床症状 该病多发生于育成期后期、初产及产蛋高峰期鸡,早期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采食量微降,鸡群中零星出现个别鸡闭眼呆立,拉黄绿或黄白稀粪,鸡冠萎缩,上有白色麸皮样皮屑,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白壳蛋、沙皮蛋增多,破损率增高,投服抗呼吸道和抗菌药几乎无效。

剖检变化 喉头有粘液和针尖大的出血点,气管环轻度出血。口腔和嗉囊多积有粘液,鸡体脱水,肌肉暗红,腺胃乳头水肿、环状出血,腺胃基部点状出血,肌胃角质层易剥离有条状出血斑,整个肠道充血或严重出血,肠粘膜常布有高粱粒大小般的出血斑,肠道淋巴滤泡呈枣核样肿胀、坏死、出血、溃疡,直肠和泄殖腔呈条纹状出血,卵泡变形呈菜花状,卵黄变稀,卵黄囊严重充血,个别卵泡液化坏死后掉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内有白色炎性分泌物,子宫粘膜水肿,输卵管萎缩,肾脏呈暗紫色,输尿管内有少量白色尿酸盐。

防治措施 该病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定期做抗体检测,抗体低时可直接接种疫苗,没条件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采取紧急接种以提高抗体水平,及时接种对鸡群的产蛋率影响较小。如果鸡群受强毒毒株感染,抗体高于正常值时紧急接种则伤亡较大,应先用药物控制3~4d再做疫苗接种。

①加强饲养管理,防治病原体侵入鸡群。在饲养管理上,应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以防病原体接力传染,定期带鸡消毒。定期预防接种,增强鸡群的特异性免疫力;②防疫。育成期在60d左右时肌注0.5ml的新城疫油苗,同时肌注2~2.5倍量的Ⅰ系;85~90d左右时饮3倍量的克隆30或四系;115~120d左右时肌注新-支-减三联油苗0.6~0.7ml,同时肌注3~4倍量的Ⅰ系;到200d左右时饮水免疫一次3倍量的克隆30,同时再肌注一次新城疫油苗,剂量是0.6ml;以后每隔30~40d饮一次3.5~4倍量的克隆30或四系,每隔3个月肌注一次0.5ml的新城疫油苗。350d以后可以用4~5倍量的克隆30或四系饮水免疫。这样到450d以后出栏基本上可以安全渡过。如果鸡出现临床症状时则可用3~4倍量的进口疫苗紧急接种,一般接种后超过24h症状就会明显缓解,鸡群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③用药。对新城疫的治疗措施主要以对症治疗和降低继发感染为目的。该病在治疗时首先应考虑杀灭病毒,清除输卵管内毒素,提高抗体水平。用抗病毒药+维生素+卵黄性腹膜炎的药投服,严重时可用免疫球蛋白3倍量饮水。症状消失后恢复产蛋率可用以下方案:维生素E+消输卵管炎+增蛋中药,以促进生殖系统的二次发育。

总结 近年来新城疫一直困扰着养殖业,而且发生后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因此稳定地控制本病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控制新城疫的发生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

在季节更替时,机体抵抗力下降,鸡群受到病毒侵袭后,加快了体内抗体的衰减速度,抗体水平迅速下降,一旦受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野毒侵袭,就易发病。治疗时宜及早发现,趁早治疗。

接种时要根据本地区、本鸡场鸡的生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切记不要根据道途听说或依照书本上的免疫程序轻易照搬应用,以免造成免疫失败,只有实践才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免疫程序好坏的唯一标准。

在接种疫苗时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或频繁大剂量注射,避免造成免疫麻痹和免疫抑制。另外根据多年防治本病的经验,仅单纯使用弱毒苗进行免疫的鸡群,尽管免疫多次其抗体水平仍不可能达到应用油苗免疫的高度,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所以活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应用的免疫程序是目前有效地控制新城疫的好方法。

(050600)河北省行唐县动物防疫监督站

刘翠玲

■鸡啄癖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啄癖种类 ①啄羽癖。啄羽癖主要发生在雏鸡和高产、换羽期的蛋鸡,尤其是肉鸡发生较多,被啄部位主要是背部和尾根处,使其羽毛不全、饲料浪费、不利于屠宰加工甚至感染致死;②啄趾癖。啄趾癖主要发生于雏鸡,当雏鸡看到被啄鸡脚趾发红或者粘有饲料颗粒、水珠时就开始啄食,结果是越啄越红(因为啄破出血),最后造成被啄鸡伤残或者死亡;③啄肛癖。啄肛癖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尤其是初产期蛋鸡,因为初产期蛋鸡群处于应激状态,再加上初产期蛋鸡产蛋时有努责、肛门外翻严重、回腹较慢的特点,容易引起同笼鸡的注意和啄食;④啄蛋癖。啄蛋癖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群,是鸡蛋刚刚产出时同笼鸡马上啄食或者产蛋母鸡自己啄食的一种啄癖现象,这种啄癖常和饲料中营养不足或者不平有关。

病因分析 ①品种因素。鸡啄癖和品种、性别和生长阶段有明显的关系,例如母鸡的发病率高于公鸡、蛋鸡的发病率高于肉鸡、尼克D蛋鸡的发病率高于罗曼和海兰灰、初产期蛋鸡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生长、生产阶段等;②饲养管理。主要有断喙不当、强烈应激和密度过大。经验表明当断喙不合格的鸡处在高密度饲养和强烈应激的条件下啄癖发病率会明显增加;③环境因素。鸡舍内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或过小、异味刺鼻或刺眼、光照太强或时间太长会使鸡体感到不适而出现啄癖,饲养环境中光色也是引起鸡啄癖的重要因素,白光比红色光更容易引起啄癖;④饲料营养。当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尤其是硫氨基酸、蛋氨酸)或者微量元素钠、铜、钴、锰、钙、铁、硫或者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B12叶酸等不足以及搭配不合理时容易出现啄食癖;⑤疾病因素。鸡群患有大肠杆菌病、鸡白痢、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及球虫病、体外寄生虫病等疾病时,因易引起肛门处不适、羽毛污染、皮肤发痒等而出现相互啄食或者自己啄食相关部位;⑥强烈应激。鸡舍离公路、铁路、居民区等太近时不仅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以及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周围运输、喧哗、生产等噪音也会给鸡群带来较强的应激;⑦色彩因素。因为鸡对红色比较敏感、好奇,当其发现红色时便去啄食,因此当产蛋鸡产蛋期间肛门外翻或初产鸡引产蛋引起肛门出血时附近的鸡就会去啄食,肛门被啄破时啄食现象会进一步发展;⑧生理因素。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生活环境的变化及饲养方式的转变均可引起鸡群啄癖,生理阶段变化引起鸡啄癖的鸡主要有刚出壳不久的雏鸡、换羽期的初期和产蛋鸡以及装笼、刚开产的鸡。

综合防治 ①品种选择。应选择抗应激能力强不易出现啄癖的品种饲养,如和尼克D蛋鸡生产性能相当的尼克珊瑚粉蛋鸡;②加强管理。找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用专用的断喙器断喙,饲养密度应合理、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鸡舍,工作人员工作时应分工明确、轻拿轻放,定期带鸡清扫、消毒,定时通风换气、开灯和关灯,光照强度适当,夏季还应注意降温防暑;③注意营养。配制饲料时除考虑各生理阶段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添加量外还应考虑其平衡性,最好饲喂优质全价饲料,同时还应保证饲料卫生、清洁、新鲜、不发霉或变质;④搞好防疫。搞好免疫接种、清洗消毒的基础上做好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药物预防和治疗;⑤减少应激。为此给鸡场选择位置时应远离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和学校、医院、科研教学单位和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区域;⑥控制色彩。饲养用具色彩不应太鲜艳(不能为红色),进入鸡舍的人员不应穿红色的外衣,为了降低鸡只对红色的敏感度,照明灯应用日光灯或将灯泡涂成红色或在等外罩一红色的灯罩;⑦阶段应对。在换羽、装笼、开产等易出现啄癖的时期更应改善营养、加强管理、搞好卫生、减少应激,必要时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VC或其他有益药物,以降低啄癖病的发生,使鸡群安全度过生理变更。

(056900)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大名镇动物防疫监督站

李中习

猜你喜欢

油苗啄癖啄食
以1例啄趾癖病例的发生谈鸡啄食癖诱因与防治
不要打扰一只啄食的冬鸟
产蛋鸡疫苗注射的注意事项
啄食的母鸡
啄食的母鸡
蛋鸭注射油苗后发生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鸡啄癖原因及防制
一例开产蛋鸡啄癖的治疗
浅析鸡群啄癖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鸡啄癖的原因浅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