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琅琊鸡林下养殖配套技术要点

2015-05-30庄桂玉龚玉波

家禽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雏鸡鸡舍日龄

庄桂玉 龚玉波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8-0023-0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瘦肉精”、“毒奶粉”等事件的相继曝光,食用绿色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时尚,现代人们十分青睐经较长时间饲养的肉质细嫩、风味鲜美的优质生态鸡,特别对农家散养的土鸡情有独钟,市场上优质肉鸡比工厂化大型养殖的肉鸡价高出一倍。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丰富菜篮子,针对我区有丰富的丘陵山地、果园、树林资源,摸索肉鸡林下生态养殖模式,使生态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既解决了畜牧用地的瓶颈,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很具有推广价值。

琅琊鸡是青岛市的一种地方优良品种,该品种耐粗饲,抵抗力强,肉质鲜美。林地养殖是指肉鸡育雏期在舍内饲养,脱温后白天在荒坡、果园或树林等山林地饲养,补饲配合饲料,夜间归舍休息的一种养殖方式。目前,我区琅琊鸡的饲养模式主要以林下规模放养为主,农家散养为辅。实践表明,林下养鸡可以有效保持优质鸡原有的肉质风味。琅琊鸡林下养殖配套技术可概括为以下要点:养殖用地有门路、场址选择要科学、饲养品种要优良、饲养管理要细心、疫病防治要规范、饲料营养要全面。

1 优质鸡养殖场地及设施要求

1.1 场地场址要求

1.1.1 鸡场应选择在非疫区、周围3km内无大型污染性的工厂、医院、屠宰场、皮毛加工厂等,距离公路主干线1000m以上,距离居民区及其他养殖场500m以上。

1.1.2 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坐北朝南(避风向阳)、植被丰富、排水良好的缓山坡、林地或果园。面积13333m2以上,可划分为2个饲养场地,实行轮流放养,保证每羽鸡有2~3m2的放养场地。

1.1.3 交通便利、电源充足,方便饲料及成品鸡的运输。

1.1.4 水源充足,水质合格。水质应达到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1.2 鸡舍及配套设施要求

1.2.1 育雏舍 一般面积在70~80m2,可采用地面育雏或网上育雏,育雏密度为25~30羽/m2,可饲养2000羽左右;要求有保温、通风、干燥等设施,每100羽鸡配备2个料盘、1个饮水器,每500羽鸡配备保温伞1把。

1.2.2 中大鸡舍 要求有足够的鸡舍面积供中大鸡夜间休息(一般在一个场地建2栋70~80m2的鸡舍,兼做育雏舍及中大鸡舍),在放养场地相对平坦的地方,搭建若干个简易棚舍,以遮阳防雨,配备足够的料桶、自动饮水器(每100羽鸡配备2个料桶、1个饮水器),供中大鸡白天休息、采食及饮水,以利于鸡只的分散饲养,提高肉鸡整齐度。

2 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2.1 饲养管理的工作内容及目标

2.1.1 工作内容 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条件的管理;场地、鸡舍及设备(料盘、饮水器等)的清洁卫生;饲喂饲料,观察鸡只采食、运动情况;鸡只夜间归舍及早晨放养等。

2.1.2 管理的目标 为鸡的生长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鸡舍内外空气新鲜、场地清洁卫生,让鸡只健康、快乐成长。

2.2 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2.2.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2.2.1.1 鸡舍及设备的清洗与消毒 鸡舍及设备经彻底清洗、消毒并空栏半个月以上,才可以进鸡饲养。通过清洗和消毒,可以清除鸡舍及设备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疾病的传播链,防止垂直污染。

2.2.1.2 水、电维修与检查 保证水源供应充足、干净;供电正常、保温设备正常。

2.2.1.3 设备、垫料及饲料的准备 按育雏密度25~30羽/m2,圆形料盘30羽/盘、饮水器50~100羽/个、500羽配一把电热式育雏伞进行相关设备的准备;至少在雏鸡到场7d前在地面上铺设5~7cm厚的新鲜垫料(稻谷壳、木屑等必须干净,并经暴晒消毒),并准备育雏饲料。

2.2.1.4 提前预温 使用保温伞育雏,至少在雏鸡到场前24h开启保温伞,雏鸡到场时,伞下垫料温度达到29~31℃。在雏鸡到场数小时之前,将饮水器注满水,雏鸡到场时,水温达到25℃(或供给温开水)。

2.2.2 选择健康的雏鸡苗 应挑选健康的雏鸡苗,其特征是:羽毛清洁光亮、眼大有神、站立有力、反应敏捷、鸣声宏亮;腹部宽阔平坦、脐部无出血痕迹、肛门清洁。

2.2.3 雏鸡的运输 雏鸡运输应使用一次性专用雏鸡纸箱,以减少疫病传播机会。运输时要防雨防晒,保温通风。运输时间不要超过12h,冬天应选择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运输,夏天应选择在气温较凉的早晨运输。

2.2.4 育雏环境控制要求 育雏环境控制要求见表1,注意加强通风,以人不感觉室内空气沉闷、氨刺激眼鼻为宜。

2.2.4.1 温度管理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使用普通干湿球温度计,测量地面高度50cm处的温度(或鸡背同等高度),在鸡舍的前后左右及中心分别定点测定。1~7日龄,育雏温度保持在32~35℃;2~4周龄每周降低2℃,30日龄后保持在22℃左右,可使用保温伞或煤炉保温。从鸡群的表现,可以简单判断育雏温度是否适宜。①雏鸡分布均匀,静卧休息,活动自如,则温度正常;②若雏鸡拥挤或打堆成团,向热源附近靠拢,说明温度过低,需升温。升温措施:增加热源点或热源强度、降低保温灯的悬挂高度等;③若雏鸡张开翅膀躺着,张口呼吸,频频饮水,表明温度过高,需降温。降温措施:加强换气,给予温水(夏天给凉水),缓慢降低温度。

2.2.4.2 湿度管理 应注意通风、勤换垫料。1~2周龄,相对湿度65%~70%;3~4周龄,相对湿度55%~60%。

2.2.4.3 密度 应根据鸡含的面积、育雏季节、雏鸡日龄等因素调整饲养密度。1~2周龄,35~50羽/m2;3~4周龄,25羽/m2;30日龄后,8~15羽/m2。

2.2.4.4 通风 通风具有排污、除尘、控温、控湿等作用,也直接影响鸡群的精神状态及健康。每天中午开窗通风0.5~1.0h,以人不感觉室内空气沉闷、氨刺激眼鼻为宜。

2.2.4.5 光照 光照与雏鸡的发育和性成熟关系密切。开放式鸡舍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夜晚采用电灯光照,电灯光照的强度为2~3w/m2,灯泡高度2m左右,具体光照时间1日龄24h,2~15日龄每天递减1h,16日龄后每天8h,全部采用自然光照。

2.2.5 饮水与开食

2.2.5.1 饮水 应遵循“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在雏鸡运达育雏舍30min后即可给予饮水,1~3日龄鸡苗,在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抗生素、多维素以及电解质液,可明显增强雏鸡体质,提高育雏率。1~7日龄饮凉开水,1周后供给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2.2.5.2 开食 一般应在饮水3h后再开食,1~4日龄开食时可将饲料撒在塑料布或红色开食料盘上,以诱导小鸡开食,经长途运输的雏鸡,不宜开食过饱。5日龄后改用料桶或料槽喂料。

2.3 中大鸡饲养管理要点

2.3.1 适时脱温 放养室内育雏时间应根据季节、温度及养殖条件而定,一般秋冬季节育雏30~40d,40d后室外放养;夏春季节育雏10~30d,夏季15d后即可放养。放养过程要逐渐过渡。

2.3.2 饲养模式 公母鸡分群饲养 育雏结束后公母鸡外貌特征明显,易于公母鉴别,有条件的饲养场,可采取“公母鸡分群饲养”法,有利于提高肉鸡生产潜能、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及鸡群整齐均匀度,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3.3 林下饲养中大鸡采用“白天林地放牧饲养,夜间归舍休息”养殖模式。饲养密度降至8~15羽/m2,并保证每羽肉鸡有2~3m2的运动场地,配备足够的料桶、自动饮水器等,做好鸡舍内卫生与通风,防止啄癖。傍晚天黑及时将鸡只赶进鸡舍,做好防鼠防兽措施(不必开灯、供料);早晨天亮及时将鸡只放出,防止鸡只挤压致死。

2.3.4 虫害防治 定期(每45d)进行1次驱虫,重点注意对黑头病、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等的预防。体内寄生虫可用“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肠虫清”等按使用说明拌料或喂服;体外寄生虫可用“阿维菌素”、“除癞灵”等喷洒鸡舍及四周环境,也可按50kg砂子拌5kg硫磺让鸡沙浴。

3 生物安全体系构建要点

3.1 场址防疫距离要求 鸡场应选择在非疫区、周围3km内无大型污染性的工厂、医院、屠宰场、皮毛加工厂等,距离公路主干线1000m以上,距离居民区及其他养殖场500m以上。

3.2 卫生消毒制度

3.2.1 消毒剂的选择 应选择高效低毒、对人和家禽危害小、对环境污染低、不易在肉蛋等产品中残留的消毒药,并严格按说明书配制和使用,禁止滥用。常用消毒剂有:火碱、生石灰、漂白粉、新洁尔灭、强效碘(喷雾灵)、过氧乙酸和次氯酸钠、煤酚皂等。

3.2.2 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包括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撒消毒、火焰消毒等。

3.2.2.1 喷雾消毒 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鸡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禽消毒、鸡场道路和周围、进入场区车辆的消毒。

3.2.2.2 浸液消毒 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工作服或胶靴消毒。

3.2.2.3 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42ml、高锰酸钾21g,21℃以上温度、70%以上相对湿度,封闭熏蒸24h。甲醛熏蒸鸡舍应在进鸡前进行。

3.2.2.4 紫外线消毒 在鸡场入口、更衣室、用紫外线灯照射,可以起到杀菌效果。

3.2.2.5 喷撒消毒 在鸡舍周围、人口、育雏舍撒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

3.2.3 消毒制度

3.2.3.1 环境消毒 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需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进行消毒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池、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鸡舍入口设消毒池,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3.2.3.2 鸡舍消毒 每批鸡出栏后,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干净,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3.2.3.3 用具消毒 定期对保温伞、料槽、饲料车、水槽、水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3.2.3.4 带鸡消毒 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鸡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

3.2.4 其他卫生管理要求 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入鸡舍,鸡场所有入口处应加锁并加挂“谢绝参观”标志;鸡舍的窗户应设置窗纱,以防止鸟类进入鸡舍;选用符合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菊酯类和抗凝血类杀鼠剂定期进行灭虫、灭鼠,诱饵应投放在鸡群不易接触的地方。

3.3 免疫接种

3.3.1 免疫程序制定 免疫接种程序应根据当地疫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林下养鸡一般免疫程序见表2。

3.3.2 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3.3.2.1 选用正规厂家的的疫苗,在运输、保存及使用时,均要低温、避光。

3.3.2.2 林下养鸡一般免疫程序中接种疫苗的一切用具(容器、注射器、针头等),必须洗涤干净,煮沸消毒15min以上。

3.3.2.3 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稀释剂最好用蒸馏水或煮沸后的冷纯净水。

3.3.2.4 疫苗稀释后应避光,尽快使用完毕(活毒疫苗一般应在4h内用完),未用完的疫苗应妥善废弃,不要隔天再用。

3.4 虫害防治 林下养鸡,容易受到体表及体内寄生虫、养殖环境中蚊蝇鼠兽的危害,必须做好虫害防治工作。

3.4.1 体内寄生虫防治 放养后每隔45d定期进行1次驱虫,重点对黑头病、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等的预防,用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肠虫清等按使用说明拌料或喂服,用药应符合NY 5035、NY5040的要求。

3.4.2 体表外寄生虫防治 用阿维菌素、除癞灵等喷洒鸡舍及四周环境,同时,可按50kg砂子拌5kg硫磺让鸡沙浴。

3.5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养鸡废弃物包括:病死淘汰鸡、鸡排泄物及垫料、废弃疫苗与药物、疫苗及药物包装物、废弃兽用器械等。

3.5.1 鸡粪及垫料的处理 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鸡舍内的鸡粪和垫料,并用密封包装运离鸡场,进行干燥或堆肥发酵等处理,作为肥料使用,变废为宝。

3.5.2 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 应在养殖场的下风向建立焚尸坑,体积2m3以上,将患病鸡、病死鸡等进行焚尸处理。

3.5.3 其他物品的处理 废弃的疫苗、药物、兽用器械,疫苗及药物包装物(瓶)等应定点收集、定点堆放,集中无害化处理。

4 优质鸡的营养需要

优质鸡的营养需要主要包括:水、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碘、硒、钻等)、维生素(4种脂溶性维生素、9种B族维生素)、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等。

4.1 水营养的重要性 鸡体内70%是水分,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都离不开水,水是最重要的营养素,在养殖中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水源不足或水质不佳均可影响鸡的健康和生长。鸡的饮水行为与采食密切相关,任何影响采食的因素间接影响饮水(如温度、饲料等),鸡饮水量与饲料干物质的比例一般为(2~3):1,肉仔鸡每天的任意饮水量见表3。

4.2 优质鸡营养需要 优质鸡营养需要建议量见表4。

4.3 饲料选购要点

4.3.1 饲料厂家的选择 应选择在饲料行业或当地市场有良好口碑、质量稳定的中大型饲料厂家,其生产工艺成熟,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根据自己养殖经验,综合考虑饲料的饲喂效果(饲料适口性、料重比、投入产出比等),选用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的饲料品牌及产品。

4.3.2 饲料产品的选择 应根据饲养品种和阶段,正确选购饲料。饲料的外在质量包括:饲料的外包装、标签、色、香、味、均匀度、含粉率等;饲料的内在质量包括:营养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及安全指标。

4.3.3 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饲料原料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夏季湿热气候多见黄曲霉毒素、烟曲毒素;冬季寒冷气候多见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5 合理的药物防治

5.1 明确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 当发生疾病时应尽可能做病原学检验。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后,进行细菌药物敏感实验。在药敏结果未知晓前,根据临床诊断经验可先进行经验治疗,选用药物时应结合其抗菌活性、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价值和效益等而综合考虑。尽量选用本场不常使用的药物,这样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5.2 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给药剂量应恰到好处,剂量过小或过大均无益。剂量过小,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对危重病例,为使血液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常采用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能取得好的效果。

5.3 杜绝滥用抗菌药,严防耐药性产生 这方面我们应该大量使用中兽药和动物专用药,可加在饲料中的预防用药。

5.4 严格遵守休药期,防止残留发生 应积极使用中兽药代替抗生素,严格遵守休药期,在饲养后期杜绝使用抗生素,这样可大大减少药物残留。

5.5 有计划地驱杀虫 山林散养琅琊鸡,常见有螨、蜱、蚊、蝇等寄生虫。科学制定详尽的杀虫程序,有计划地杀虫、灭鼠、消毒,这是山林散养鸡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6 结论与分析

6.1 经济效益 利用山地、果园等林下放牧式养鸡可获得比舍饲更高的经济效益。经测算,山地、果园养鸡,饲养90d,平均每羽体重1.50kg,每千克50.00元,成本20.00元/羽,纯利55.00元/羽:而舍饲鸡平均体重1.50kg/羽,每千克30.00元/羽,成本需35.00元/羽,纯利10.00元/羽。

6.2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然放养条件下,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肉鸡放牧过程中啄食田地中的野草、昆虫等,放养鸡肉味更香美,而且还可减轻果树病虫害,同时,肉鸡排泄的粪便又增加了土壤肥力。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了畜牧养殖用地难的问题。因此,山林地、果园养鸡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村实用技术,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克刚,李共群,赵幼松.三黄鸡主要品种类型及饲养管理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1998,(S1):38-40.

[2] 陈伯华,刘俊华.优质肉鸡——三黄鸡[J].山西农业,2000,(08):29-30.

[3] 娄玉杰.三黄鸡的饲养管理[J].农村科学实验,2000,(09):36.

猜你喜欢

雏鸡鸡舍日龄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鸡舍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