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货风格天然境,梅桩撷春意蕴深

2015-05-24宗文兵

江苏陶瓷 2015年3期
关键词:梅枝花货制壶

宗文兵

(宜兴 214221)

紫砂花货是紫砂三大造型体系之一,花货主要取材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花卉、人物、器物,经制壶艺人的创作加工,运用捏塑、雕饰、塑造等手法技艺,使作品充分融入自然之形,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作为实用茶器之一,紫砂花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欣赏及收藏价值,同时更因其源于自然的风骨而与人有着更亲密的联系,它所包含的艺术品位和人文思索,又进一步促成了作品的内涵价值,达到道器合一的境界。

自古以来,世人皆钟情于生趣盎然的花货壶,流传于世的经典器型更是不胜枚举,以取梅树形态为原型的“梅桩壶”便是花货经典器型的代表之一。自古至今,不论是名家大师还是普通工匠,几乎都创作或模仿过这一器型,例如清代初期花货大师陈鸣远、清代嘉庆年间女壶艺人杨凤年等,都曾进行过生动演绎,且风格各异;陈鸣远所作更似一座雕塑,生趣盎然;而杨凤年所作状物毕肖、端庄大雅,他们的作品均成为后人模仿的经典。“梅桩壶”造型变化万千,凝聚了无数壶艺人的聪明智慧和想象力,且长盛不衰,充满着艺术生命力,近年来更成为炙手可热的创作题材,深受人们喜爱。

这款紫砂“梅桩壶”(见图1)是一把富有传统韵味和自然气息的花货梅形壶,其造型与杨凤年的作品较接近,显得端雅怡人。该壶取材于自然,其形源于天然梅桩,其意源于梅之君子风范,两者结合形神俱在,使意象与意境得以完美统一。

图1 梅桩壶

此款“梅桩壶”为紫泥胎体,呈深栗色,壶身、流、把、盖全部用极富生态的梅桩、梅枝和梅花组成,自然气息浓郁。壶身取一段老梅桩,平盖嵌入壶口,呈平面状,壶底亦为平底,上下平行,似树桩的横截面。壶身上树皮古拙嶙峋、凹凸有质,壶把、嘴、钮彼此呼应,情境统一,仿佛由壶身生长而出的梅枝,弯折有度,富有生命力。壶身及壶盖上的梅花用贴塑手法,将泥片贴塑成型,其烂漫英姿仿佛正在风中舞动,栩栩如生。“梅桩壶”运用花器制壶理念,将自然梅树的形态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提炼,无不师法自然,独显天地灵韵,精、气、神俱佳。“梅桩壶”在形态构造上除了凸显逼真物象外,更注重表现肌理特征,壶身梅桩及壶把、壶嘴的树洞刻画均细致逼真,刻刀的力和势运用恰当,立体触感极强。

梅,这一自然物之所以成为艺术创作的常见题材之一,除了生动唯美的形象外,其所蕴含的人文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寒冬里,傲放的一簇簇梅花成了寂静时空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使世界变得绚丽而有色彩,它诠释着对春天的期盼,是希望和生命的象征。同时,梅花凌寒独自开,不争奇斗妍,傲骨铮铮,正是中华民族君子品格的象征,历来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赞誉。因此,“梅桩壶”的设计构思也充分融入了梅的人文概念,它将传统文化元素组合提炼出丰富的气质与意境,其端庄稳健的梅桩造型、生动有力的梅枝塑造和烂漫唯美的梅花装饰,无不渗透着深厚的梅君子气概,传递着春意和希望,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梅文化的熏陶。

花货风格天然境,梅桩撷春意蕴深。“梅桩壶”作为紫砂花货中的一个典型,其充分运用泥的本质特性,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根植于传统文化,传递出艺术之美。汪寅仙大师曾说:“自然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与紫砂花货的创作更为密切。紫砂花货的创作就是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通过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提炼加工,使之升华为高于生活的高雅艺术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花货创作往往对制壶艺人有着更高的要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成为一种核心准则。花货创作不仅是将自然美景融入壶艺,更是将美好想象进行具象化展示,使作品具有恰到好处的美感,制壶艺人应有一颗善于发现和创造的心灵,并对事物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和创造性;花货创作不能仅仅模仿经典,闭门造车,更应充分地走进大自然,细心观察、挖掘、思索和想象,赋予花货作品无限表现的空间。

猜你喜欢

梅枝花货制壶
李传胜
家庭相册
《最美中国画100幅 》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分析*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病梅记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艺术奇葩——宜兴紫砂壶象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