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学习心理安全现状的调查

2015-05-10赖国强范仁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问卷心理数学

赖国强 范仁忠

(宁化县第一中学,福建 宁化 365400)

高中数学课堂学习心理安全现状的调查

赖国强 范仁忠

(宁化县第一中学,福建 宁化 365400)

文章通过对宁化县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安全情况的调查研究,进行课堂心理安全构建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农村高中学生数学课堂心理变化轨迹。一方面,从中分析、构建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认同,营造和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减轻因高中数学学习内容的抽象性、探究性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促使教师致力心理安全构建,研究学生不安全心理产生的根源,分析构建困难的共性和个性原因,并对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对学生不安全心理进行疏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安全高效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心理安全;积极情绪

一、问题的提出

宁化县地处闽西北山区,现有四所高中,目前每届高中生大概2600余人,有近1800余人来自农村,过半为留守孩,家庭教育相对缺失,而学生家长多受客家文化中“师道尊严”的过度束缚,导致大多学生对教师传承了习惯性的敬畏之情,加之山区学生本身对数学学习充满自然畏惧,而高中数学课堂和初中及其它科目比较更单调、无趣,教学内容却更深更广,难度更大.另外,我县高中数学教师90余人,年龄结构偏大,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受传统崇文重教客家精神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仍是“居高临下”,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仍把学生成绩当成考核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教师压力大,部分教师往往打着提高成绩的旗号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心理上的打击、情感上的冷落、精神上的压制、人格上的羞辱,造成一些学生对课堂产生不满、压抑、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使大部分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感到巨大压力,学习非常被动,从而影响高效课堂的实施。

本调查意在通过对我县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安全情况的调查研究,进行高中数学课堂心理安全构建的现状分析,寻求农村高中学生数学课堂心理变化轨迹,从中分析、构建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认同,形成稳定积极的内心情绪,远离课堂教学带来的焦虑和恐惧,营造和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减轻因高中数学学习内容的抽象性、探究性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同时消除因课堂环境不理想而产生的压抑、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不安全心理,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安全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打破以往的依赖权威以及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并适当结合个别访谈、小型座谈和深入课堂调研等方式进行。参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有关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设计学生问卷一份。针对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我们对宁化第一中学、宁化第二中学、宁化第五中学、宁化第六中学高中三个年级共31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建议

表1 高中数学课堂学习心理安全与现状的调查结果

根据上表的调查结果、笔者作出如下分析与建议:

(一)家庭教育造成对学生数学课堂不安全心理

因我县每届高中生过半为留守孩,家庭教育相对缺失,首先家长不良的教育方法往往是导致高中生数学课堂不安全心理的重要因素。调查问卷第2题中当你的心情感到压抑而需要倾诉时,会选择父母的仅占18.00%,说明在不良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学生,大多厌学,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屡屡犯错。其次由于父母夫妻关系不和谐导致高中生数学课堂不安全心理,调查问卷第12题中你在数学课堂上会分心吗?有11.00%的学生选择会,有4.00%学生选择经常会,表明父母夫妻关系不和谐会导致学生不能把精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上,思想涣散,对学习缺乏热情。

可以发现我县因受经济条件制约,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占多数,留守孩及问题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对缺失,孩子的身心的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普遍存在上进心差、合作意识不足、缺少自觉意识和吃苦精神等问题,从而造成学习自信心不足,上课分心,作业不认真完成,进而影响师生关系并形成恶性循环。一个完整和谐的高中数学课堂心理安全的构建,离开家庭的全力配合肯定是不行的。对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教师应建立特殊生档案,建立帮扶制度,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心,在学习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鼓励,努力弥补这类孩子在家庭中缺失的东西,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心,促使他们轻松愉快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构建良性的安全心理课堂。

(二)教师课堂教学造成对学生数学课堂不安全心理

首先,高中数学课堂和初中及其它科目比较更单调、无趣,教学内容却更深更广,难度更大。调查问卷第10题中相对于初中数学学习,你感觉到高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课、作业、解题、阅读等等)上有79.67%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变化,说明高中数学课堂内容的变化使数学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心境不佳,情绪低落,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其次,数学教学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反应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围内,而必然会与教师之间建立起情感、需要等的心理联系。调查问卷第5题中你喜欢什么样的的课堂气氛?有67.67%学生选择活跃的课堂气氛,调查问卷第11题中在上数学课中当听不懂时你的态度有65.00%学生选择想提问但不愿自己提,希望由别人提出。说明如果学生主动配合,则课堂教学顺畅;师生配合不顺,课堂教学受阻,学生情绪压抑,教师情绪沮丧,教师若因此发火,责怪训斥,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因在气头上言语不当甚至因冲动造成言语、肢体冲突,破坏师生间感情,造成一些学生对课堂不满、压抑、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不安全感便由此而生。

作为一线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充分运用高中数学学科特有实践性的育人价值,减轻因高中数学的抽象性、探究性、复杂性而造成的学生心理压力,对实习作业、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课后学习内容进行强化,构建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认同,形成稳定积极的内心情绪,让学生远离因课堂教学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从而对学生积极的课堂参与度、对科任教师的被接受度有充分认识,通过了解学生对课堂纪律的维护以及对课堂学习的预期和掌握,促使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自信等安全心理积极构建,争取缓解其紧张情绪,转变其自卑心理,淡化其对立思想,激发其竞争意识,从而构建有效、高效的课堂。这样的高中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针对学生特点,努力使问题情境无陷阱、课堂讨论讲民主、交流展示讲平等、差错点评讲宽容,如此的课堂,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交流合作,才能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担心被批评、被指责、被讥讽。

(三)师生关系对学生数学课堂造成不安全心理

调查问卷第14题中对于高中数学课堂这些变化你会感到焦虑不安吗,有近74%的同学会有焦虑感,第15题你怎样看待你与数学老师间的关系,只有24.00%的同学感觉关系融洽。不难发现因我县高中数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受传统崇文重教客家精神影响,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仍是“居高临下”,部分教师仍对学生有变相体罚、打击、冷落、压制、羞辱等造成学生不安全心理行为,导致学生对课堂的不安全感便由此而生。我们可以想象,若有些学生与自已心存芥蒂,始终处于一种尴尬、压抑的心理状态,面对老师的目光,或低头回避,或战战兢兢地回视,或怒目相视,则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绝对不高。

因此,如何有选择性的摈弃师道尊严,促进师生间关系融洽是我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更是学生心理安全愉悦感体验的必备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师生关系不融洽往往与教师的课堂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面对的是思维活跃、个性独立、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群体,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用词言语要得当,以鼓励为主,适度批评为辅,切忌讥讽、嘲笑、蔑视学生,更不能用过激语言让学生感觉自尊心受伤,人格受辱,否则学生易形成自我否定、怀疑、自卑、厌学等低落情绪和心态;其次,要对学生全面了解,准确定位,切勿要求过高,刻意增加课业负担,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如此将造成学生压力过大,感觉课堂无乐趣,听课疲于应付;最后,教师授课风格要稳定,切忌风格另类,条理不清,知识混乱,讲解时天马行空,练习时只练不讲,学生理解困难,进而让学生难堪,提心吊胆,从而更加焦虑、抑郁,甚至产生恐惧。改善师生关系,主要目的还是营造和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促使教师关注学生课堂心理安全构建,从而构建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统一协调的育人环境。在数学课上只有学生心情愉快,信心满满,学习主动,不落单、不焦燥、不恐惧,更不畏挫折,保持积极主动探究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课堂才是安全的、生态的课堂。

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县高中数学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数学教师缺少的不是先进的理念和教学理论的学习,而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进一步改进。这就促使我们致力高中数学课堂心理安全构建,认真研究不安全心理产生的根源,通过数学课堂心理安全构建困难的共性和个性原因分析,厘清是教师赋予不安全感、还是学生认知偏差、习得性无助,还是社交焦虑等因素引起,同时增强预见性和针对性,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师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学生不安全心理进行疏导,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安全高效的数学课堂。

[1]刘卫兵.高效生态课堂的课堂心理安全的构建[J].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3(30).

[2]侯宜响.课堂心理安全问题浅析[J].成功(教育),2013(10).

[3]陈国平.高中生数学课堂学习需要及其满足情况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2015-01-15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FJJKCG14——488)

赖国强(1976- ),男,福建三明人,宁化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G635.5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2-0121-04

1673-9884(2015)02-0121-04

猜你喜欢

问卷心理数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问卷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