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

2015-05-09闫修荣朱慧劼秦玉玲杨雪洁文秀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问卷

闫修荣 朱慧劼 秦玉玲 杨雪洁 文秀兰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

闫修荣 朱慧劼 秦玉玲 杨雪洁 文秀兰

目的 了解影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 为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开展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多阶段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某大学本科生2135人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并按性别、专业和居住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数据显示该校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约53%, 通过对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性别、居住地和专业等因素并未影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行为。促成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因素包括:传播途径了解程度、疫苗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做过乙肝检查、家人患乙肝等。结论 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使其主动接种乙肝疫苗。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2012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 我国有病毒性肝炎138万余人, 其中有108万余患有乙型肝炎, 在747例病毒性肝炎病死例中有582例是死于乙型肝炎, 可见我国乙肝病情的严峻性。病毒性肝炎居各种传染病发病之首, 其中乙肝占所有肝炎病例78.73%[1]。由于乙肝病毒感染率高, 已成为影响我国公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因其病程长、治愈难, 乙肝也是家庭因病致贫的疾病之一[2]。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 由于集体居住,流动性较大, 接触人群广, 以及性观念相对开放等原因, 其感染的可能性较其他人群高, 已成为乙型肝炎预防的重点人群, 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显得尤为重要[3,4]。

目前, 国内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疫苗成效的差异性方面, 针对大学生乙肝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乙肝知识的人口学特征之间的差异, 如陆丽明等[5]人对广州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防护知识行为态度的调查就重点关注了不同大学本科生对乙肝知识、行为或态度的差异性描述。为此, 本文选取了南京某高校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以期对当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行为进行有益的剖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在南京某高校就读的1~4年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本研究共调查2135人, 其中男773人, 女1362人;生源地在城市的815人, 城镇的627人,农村的693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分别为678人、602人、423人、432人;文科生582人, 理工科生1553人。

1.2 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3年南京某高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先按照年级在本科班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0个班, 并将班上所有学生纳入调查对象。调查员从教务系统查取该班级的上课教室, 利用课间时间发放问卷, 采用现场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收取问卷。由于大三、大四两个年级上课时间较为松动, 或适逢班级课程实践时间, 本文缺失少量班级的调查数据。调查发出问卷总计2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135份问卷,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96%。

调查问卷根据传染病学自行设计[6], 内容包括一般信息(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生源地等), 其他题目均以量表的形式呈现。量表中有题目28项, 其中乙肝知识基本情况6项, 乙肝传播途径问题14项,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8项。

乙肝知识主要包括“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是否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乙肝患者具有传染性”、“目前没有能够治愈乙肝的特效药物”等问题。传播途径了解程度包括“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飞沫传播”等。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有“知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的方法”、“已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已做过检查知道自己有保护性抗体”等。量表中共有三个选项 “是”、“否”、“不知道”。每一个题目依次编码, 答对的记1分, 答错或不知道的记为0分,最后通过加总得到各指标的值。对量表的信度分析显示, 量表的贺龙巴赫信度系数为0.865, 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 采用统一的标准筛除废卷,采用EpiData3.02软件将调查问卷通过编码录入数据库,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处理分析。对乙肝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的描述采用加权平均处理, 得到各类指标的均值和一般水平;对乙肝疫苗行为的差异性描述采用χ2分析;对疫苗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采用二值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调查对象中, 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有1131人, 占53%。低于马玉萍和马彪雄等[7,8]的调查。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调查对象中, 不同年级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35, P=0.000), 不同性别、不同居住地和不同专业的调查对象之间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为研究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影响因素, 对接种疫苗的行为进行模型的分析。模型中引入的虚拟变量包括男性、城市、农村、文科、大一、大二、大三等变量。性别因素中, 将女性为参照组,居住地因素中城镇作为参照组, 专业因素将理工科作为参照组, 年级因素中将大四作为参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时模型最终引入的变量包括人口学特征变量, 如性别、年级、居住地、专业和与乙肝相关的指标, 例如传播途径了解程度、乙肝知识了解程度等变量。见表2。

模型中年级变量中的一年级、二年级虚拟变量仍呈现显著关系, 表明大一学生比大四乙肝疫苗接种率要低。其他学生基本特征变量均不显著, 表明性别、居住地和专业因素并不影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接受过乙肝检查的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要比没有接受乙肝检查的大学生要高, 对乙肝疫苗重要性又较好地认识的大学生比对乙肝疫苗重要性认识要低的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几率要高。本文中涉及的乙肝基本知识、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防护行为三个指数中, 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防护行为与乙肝疫苗接种行为有显著正向关系, 这表明, 对乙肝传播途径了解越多, 大学生就越可能接种乙肝疫苗, 出现乙肝日常防护行为的大学生越可能接种乙肝疫苗。

表1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n, %)

表2 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地方法之一, 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发现, 大学生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为53.00%。乙肝疫苗的接种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在人口学特征中, 影响乙肝疫苗的接种行为的因素主要是年级。一年级本科生较其他高年级不倾向于会接受乙肝疫苗, 可能是由于新生进校时间较短, 缺乏对乙肝和乙肝疫苗的了解, 也未能较好地了解乙肝的危害性和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性别、居住地和专业并未对疫苗接种行为产生影响。影响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非人口学特征因素有很多, 包括传播途径了解程度、乙肝危害性认识、疫苗必要性认识、做过乙肝检查、家人患乙肝等。这些因素表明, 对乙肝传播途径了解越清晰就越可能会接种疫苗。对乙肝疫苗的重要性认识与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显著性是显而易见的。有过乙肝检查经历和家人患有乙肝的调查对象也倾向于会接种乙肝疫苗。因此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乙肝防控健康教育, 使其认识到乙肝的危害性和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 以其提高大一新生乙肝疫苗的接种率, 增强对乙肝的防护意识。

感染乙肝病毒对一个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家庭具有很大的影响[9]。大学生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群体, 一旦感染上乙肝病毒, 不仅对身体产生影响, 更对其生活、学习、心理、婚恋及就业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10]。要减少大学生乙肝感染率就需要加大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比率, 就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做:①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乙肝预防知识教育, 使其科学认识乙肝, 真正建立自我预防、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1]。②加强大学新生入校的乙肝防护知识教育。研究表明, 大学新生的乙肝疫苗接种倾向是最弱的, 这就需要学校医院和学校共同推进大学新生入校乙肝防护知识教育[12]。其中乙肝防护知识教育的重点应涵盖接种疫苗重要性和必要性、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基本常识。③鼓励学生自觉接受乙肝检查, 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 从而促使其有效地预防乙肝。

[1] 马彪雄, 王宇红, 马汉平, 等.兰州地区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14.32(3):126-127.

[2] 马起山, 邹宇华, 张顺祥, 等.广州市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5).383-386.

[3] 闫修荣, 文秀兰, 杨雪洁, 等.南京农业大学1998-2012年新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4.35(4):626-627.[4] 刘诚, 刘锐.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1):27-28.

[5] 陆丽明, 陈国娜, 黄洁伟, 等.2007年广州部分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与乙肝相关知识态度调查.热带医学杂志.2008, 8(8): 855-857.

[6] 杨绍基, 任红.传染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51.

[7] 马玉萍, 张银霞.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及知识、态度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4):79-81.

[8] 马彪雄, 王宇红, 马汉平, 等.兰州地区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14.32(3):126-127.

[9] 张建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7):2274-2276.

[10] 刘时波, 周瑾岚.大学生对乙肝患者受歧视的认知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385-1386.

[11] 王平贵, 高丽, 唐宇, 等.大学生乙肝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527-528.

[12] 黄旭强, 余起美, 赵霞, 等. 7765名大学新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调查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957-958.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in vaccina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vaccine in college students


YAN Xiu-rong, ZHU Hui-jie, QIN Yu-ling, et al.
Hospit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210095,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vaccina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vaccine in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hepatitis B in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Questionnaire and holistic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ere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2135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gender, major and residence. Results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inocula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vaccine in the university was abou.53%.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gender, major and residence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vaccination. Facilitating factors of the vaccination were cognition of transmission rout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vaccination, hepatitis B inspection and family members having hepatitis B. Conclusion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bout the knowledge of hepatitis B preven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for freshmen, to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self-protection and the initiative to take hepatitis B vaccine.

College students; Hepatitis B vaccine; Vaccination rate; Influence factor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79

2014-09-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KYYL201201)

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医院(闫修荣 秦玉玲杨雪洁 文秀兰);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朱慧劼)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问卷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问卷网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问卷大调查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乙肝疫苗风波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