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5-05-09王妍韩铭余莲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结核病整体有效率

王妍 韩铭 余莲花

整体护理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王妍 韩铭 余莲花

目的 对结核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观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96例结核病患者, 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对照组(48例)及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方式干预的观察组(48例), 观察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疾病控制时间与治疗总时间等各情况, 分析整体护理的护理实效。结果 观察组在整体护理干预后.17例治愈, 占35.42%.26例有效, 占54.17%, 总有效43例, 占89.58%;对照组12例治愈, 占25.00%.22例有效, 占45.83%, 总有效34例, 占70.83%。两组护理总有效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疾病控制时间与治疗总时间等情况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核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治疗时间及疾病控制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整体护理;结核病;疾病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2年8月~2014年7月被本院接收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96例病例, 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对照组(48例)及在此基础上给予整理护理方式干预的观察组(48例)。观察组男26例, 女22例, 年龄49~82岁, 平均年龄(63.84±3.82)岁, 病程3 d~9个月, 平均病程(1.68±0.48)个月, 原发性结核病32例, 传播性结核病16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1例, 年龄47~81岁, 平均年龄(64.86±3.12)岁, 病程5 d~9个月, 平均病程(1.71±0.51)个月,原发性结核病31例, 传播性结核病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方式, 入院时起, 即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引领患者进行各常规检查, 并在期间向患者介绍检查的必要性, 并保证送检的及时性, 确保结果准确。根据医嘱使患者正确、合理用药。此外患者由于需接受长期治疗, 并因疾病的传染性, 受到亲友的疏远, 心理必然受到一定程度负面情绪影响, 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在此期间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其治疗信心, 并适当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治疗期间, 为患者制定高蛋白、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科学食谱,严禁烟酒及过辣、过冷的食物。根据患者疾病情况, 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及合理的作息时间, 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当患者出院时, 再进行健康指导, 并保证患者按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疾病控制时间与治疗总时间等各情况, 分析整体护理的护理实效。

1.4 效果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经实验室检测各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显著好转, 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大幅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均无好转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整体护理干预后.17例治愈, 占35.42%.26例有效, 占54.17%, 总有效43例, 占89.58%;对照组12例治愈,占25.00%.22例有效, 占45.83%, 总有效34例, 占70.83%。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与总治疗时间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结核病疾病控制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与总治疗时间比较(±s, d)

表2 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与总治疗时间比较(±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疾病控制时间总治疗时间观察组4.10.42±1.78a.13.26±2.12a对照组4814.38±1.5817.48±1.48 P<0.05<0.05

3 讨论

结核病为慢性消耗性传染类疾病[2], 在临床护理中, 需将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放于同等地位。整体护理包含病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及心理护理等, 密切观察结核病患者的病症、体征等, 实现合理用药, 防止耐药性, 减轻患者不良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并通过饮食及运动护理, 使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整体护理干预后.17例治愈, 占35.42%.26例有效,占54.17%, 总有效43例, 占89.58%;对照组12例治愈, 占25.00%.22例有效, 占45.83%, 总有效34例, 占70.83%。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观察组在疾病控制时间与治疗总时间等情况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对结核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治疗时间及疾病控制时间。

总之, 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可提升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于规范治疗、合理用药等方面更具积极意义, 并可保证患者的及时复诊, 防止复发,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痛苦, 减少了其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值得在结核病的护理中推广。

[1] 郑国琴, 林奕, 陈敬芳, 等.结核性脑膜炎高热病人的亚低温护理探讨.护理研究.2011.21(2):481-483.

[2] 张利平.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及护理困.社区医学杂志.2012.5(3):54-56.

[3] 于晓宁.结核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3.2(3):162-1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50结核病为临床常见慢性传染病, 由于病情反复发作, 患者通常需接受长期规范治疗, 对患者本身及其周围健康人群带来极大身心伤害与健康威胁[1]。为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于结核病的护理效果, 研究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96例结核病患者, 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对照组(48例)及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方式干预的观察组(48例), 观察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疾病控制时间与治疗总时间等各情况, 分析整体护理的护理实效, 现报告如下。

2014-09-02]

116031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王妍 余莲花);大连军队离退休第九服务中心(韩铭)

猜你喜欢

结核病整体有效率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