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探讨

2015-05-09何伟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尘肺洗液灌洗

何伟瑛

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的临床研究及护理探讨

何伟瑛

目的 分析研究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于尘肺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300例尘肺患者, 对其实施咽喉部表面麻醉(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通过双腔导管使用灌洗液持续性灌洗。比较患者灌洗前后各项肺功能状况。结果 全部患者灌洗前后各项肺功能变化对比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肺泡灌洗术后均于15 d后显著改善症状, 自觉呼吸困难等状况均有好转。结论 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于尘肺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且安全可靠, 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尘肺

目前, 临床上常使用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该项治疗方法为目前可有效治疗尘肺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采用物理方法, 将患者肺泡腔中的各种异常物质如炎性细胞、粉尘、微小颗粒及致纤维化因子等排出体外, 达到改善机体呼吸功能、肺内微循环、环境的目的, 并促使各项肺功能尽量恢复至正常水平[1]。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确诊治疗的300例尘肺患者, 均为男性;年龄22~70岁, 平均年龄(51.8±7.2)岁;全部患者中共250例煤工尘肺患者, 约为83.3%;50例矽肺患者, 约为16.7%。病情分级:300例患者中共97例0+期患者, 共72例Ⅰ期患者, 共53例Ⅰ+期患者, 共20例Ⅱ期患者, 共40例Ⅱ+期患者, 共18例Ⅲ期患者。全部患者中共55例患者并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共63例患者并发患有肺气肿, 共7例患者并发患有支气管哮喘, 共5例患者并发患有冠心病, 共23例患者并发患有心律失常, 共34例患者并发患有高血压, 共11例患者并发患有糖尿病。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实施咽喉部表面麻醉, 将双腔支气管导管从一侧鼻孔进入五个肺叶中的其中一个肺叶的气管及支气管中;另一侧鼻孔持续中流量给氧, 其中的一个肺叶则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用30℃生理盐水反复进行灌洗, 同时将残留灌洗液充分排出体外。每次灌入液容量:300 ml,次数:5~7次。灌洗末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氨茶碱、速尿等可改善肺功能顺应性的药物。比较灌洗前后灌洗肺叶肺气道压、顺应性, 若前后对比气道压相差3~5 cm H2O(1 cm H2O =0.098 kPa), 则表明顺应性恢复, 当右肺听诊湿啰音基本消失、生命指征显示平稳后再行另一侧肺部灌洗, 方法相同。

1.3 护理[2]术前通过耐心讲解, 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等负面心理, 使患者清除灌洗的过程, 增强信心。指导患者进行咳嗽及深呼吸运动, 帮助灌洗后排出残余液体并预防术后肺不张等并发症状。术中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 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加温灌洗液, 避免过冷对机体产生刺激。准确记录灌洗次数、出入量、肺内残留量、引流液的色泽。观察患者肺部、膀胱充盈状况, 若膀胱充盈则给予导尿。术后帮助患者保持枕平卧位, 使其头部侧偏保障呼吸畅通, 指导患者咳嗽、咳痰。术后保持听诊灌洗肺的呼吸音, 掌握肺部状况, 随时更换患者体位及进行叩背护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应迅速报告。

1.4 观察指标 术后检测300例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 如:用力肺活量(FVC)、常规肺活量(VC)、首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等。术后均随访1~3年, 详细记录各类并发症状况。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灌洗术后7 d.300例患者自觉胸闷、胸痛及气短好转率为99.0%、89.0%及89.0%。2年随访显示, 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显著降低, 经胸部X射线检查, 尘肺状况显著低于未灌洗患者;灌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对比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300例患者灌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s, L/min)

表.300例患者灌洗前后各项肺功能指标(±s, L/min)

注:与灌洗后比较, P<0.05

组别FEV1FVCMVV灌洗前1.76±1.032.79±0.4178.62±18.17灌洗后2.08±0.543.21±0.3597.88±19.87 .3.212.896.24 P<0.05<0.05<0.05

3 讨论

尘肺发病人群常为矿山生产作业者, 如煤矿工人、金矿工人等, 且该病发病率较高, 通常病因十分明确, 是一种十分常见、典型且对人体影响危害较大的职业性疾病, 在目前阶段, 临床上尚未找到效果十分显著的根治方法[3]。本组300例患者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 各项肺功能状况明显改善。胸闷、胸痛及呼吸短促等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且疗效持久。小容量支所管肺泡灌洗术主要是利用少量的灌洗液冲洗肺部组织后, 与肺内体液出现一定密度差, 使原先进入肺泡的粉尘颗粒物质从高密度体液向低密度灌洗液内流动, 之后逐渐排出机体[4,5]。为持续增强肺泡灌洗的效果, 作者认为在灌洗时应使用反复持续灌洗的方式, 以促使机体肺泡内的粉尘、微小颗粒物质经灌洗液大量流出体外, 当排除体外的灌洗液呈现为清澈无尘时即可停止灌洗。在正常情况下灌洗液若需达到清澈无尘的排出效果一般需反复持续进行8~12次。在临床上, 早期尘肺在进行肺泡灌洗时应在确保一侧肺部处于有效通气的状况下, 再对剩余肺部进行灌洗。正常人体右侧肺相对左侧而言一般容量稍大, 因此粉尘颗粒物质含量较高,一般先进行右侧灌洗。低氧血症为常见的并发症, 通常在灌洗时仅留单侧肺维持机体氧交换, 因此单肺氧交换时间较长,从而造成机体缺氧。在临床灌洗时, 应避免灌洗时间过长,机体耐受性不足, 加重机体肺部负担。因此, 在肺部灌洗时,应注意评估患者机体耐受性状况, 可在单侧肺灌洗完成后, 指导患者休息3~5 d, 使机体调整恢复后对再另一侧进行灌洗。

综上所述, 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于尘肺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且安全可靠, 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戴伟荣.小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的临床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2.18(5):1152.1538.

[2] 施建莉.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尘肺的近期临床观察.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19(5):273-274.

[3] 伍永升.小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30 例疗效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5):577-578.

[4] 虞红.冯丽.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49例护理体会.宁夏医学杂志.2013.35(4):380-381.

[5] Ai W, Yue Y, Xiong S, et al. Enhanced protection against pulmonary mycobacterial challenge by chitosan-formulated polyepitope gene vaccin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ulmonary secretory IgA and gamma-interferon(+) T cell responses. Microbiology Immunology.2013.57(3):224-2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39

2014-06-12]

512026 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康复科

猜你喜欢

尘肺洗液灌洗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痔科熏洗液治疗低位单纯型肛漏术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