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的预防应用

2015-05-09杜雪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列克丁三醇宫素

杜雪莲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的预防应用

杜雪莲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安列克)的预防应用效果。方.100例高危因素剖宫产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常规应用;观察组给予缩宫素加用安列克预防产后出血。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率为8%, 明显低于对照组24%(P<0.05), 且出血量在术后2、24 h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因素剖宫产术患者取安列克应用, 对产后出血有理想的预防效果, 对提高产科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高危因素;剖宫产术;预防应用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也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出血超过1000 ml。近年来, 由于社会因素影响, 剖宫产率显著上升, 相较阴道分娩, 剖宫产术中出血更多, 预防产后出血, 是保障预后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有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做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就缩宫素常规应用与缩宫素加用安列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有高危因素剖宫产患者(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双胎、羊水过多、贫血、重度子痫), 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25.8±3.5)岁, 孕周37~40周, 均可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因素, 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血液科疾病、严重脏器疾病和多肽类激素药物过敏症状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 取缩宫素20 U+ 0.9%50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 本组患者取缩宫素20 U+0.9.500 ml静脉滴注同时取安列克250 µg宫体注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后出血率进行记录, 并观察产后2、24 h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率为8%, 明显低于对照组24%(P<0.05), 且出血量在术后2、24 h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升高、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明显低于对照组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情况比较 (±s, ml)

表1 两组患者产后不同时间段出血情况比较 (±s, 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产后2 h产后24 h观察组50147.8±28.7a.388.2±40.8a对照组5.242.5±374.2447.2±51.3

3 讨论

剖宫产是临床用于处理高危妊娠的主要方法, 已在临床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但有研究显示, 近年来随着人们择期生产思想、饮食条件改善(巨大儿)、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 剖宫产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研究表明, 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其中产后出血较为常见, 特别是有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妊高症等高危因素存在者, 大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病情多危急, 对产妇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关键[2]。宫缩乏力为导致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因素, 给予子宫按摩、宫缩素药物干预等措施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 对产后出血有预防作用[3]。缩宫素为促宫缩的常规用药, 但产妇不同, 子宫在缩宫素应用时所表现出的敏感度也存有差异, 且剂量在40 U及以上时, 效果不理想;另外, 就半衰期而言, 缩宫素通常为3~4 min, 较短,故缩宫素常规应用促宫缩, 多达不到较好效果, 本次对照组患者取缩宫素常规应用, 仍有24%产后出血率[4]。

安列克生物活性较强, 是一种前列腺素甲基衍生物, 具纯天然性, 有较长半衰期, 在子宫下段收缩乏力中应用, 临床效果显著[5,6]。本次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8%, 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产后2、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表明子宫乏力诱导的产后出血采用安列克治疗, 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安列克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产后, 如血压升高, 呕吐、发热、腹泻、面色潮红等, 但症状均属暂时性, 且较轻微, 无需特殊处理, 可自行缓解, 故安全性较高[7,8]。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上述不良反应率为6%, 明显低于对照组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同时需加强产前宣教, 对高危因素产妇及时筛出, 并加强整体管理,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保障患者生命健康[9,10]。

综上所述, 高危因素剖宫产术患者取安列克应用, 对产后出血有预防作用, 且可使出血量明显减少,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可作为常规性预防产后出血用药, 在剖宫产术中广泛应用, 具较高推广价值。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

[2] 张建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时机探讨.重庆医科大学.2011.

[3] Grobman WA, Gersnovlez R, Landon MB, et al. Pregnancy outcomes for women with placenta prevla in relation to the number of prlor oesarean deliveries. Obstet Gynecol.2007.110(6):1249-1255.

[4] 王平.米索前列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6):851.

[5] Fiori O, Deux JF, Kambale JC, et al. Impact of pelv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on fertility. Am J Obstet Cynecol.2009.200(4):384.

[6] 苏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时机探讨.临床合理用药.2010.3(16):83.

[7] 徐望明, 许学先, 陈建华, 等.36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的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9.20(2):141.

[8] 吴丽萍.欣母沛用于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64-65.

[9] 王慧敏, 刘彤杉. 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6):2916-2917.

[10] 历秀云, 张文静, 袁立新, 等. 新式子宫压缩缝合术联合安列克在剖宫产术子宫大出血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2.23(24): 66-6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18

2014-09-09]

610081 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列克丁三醇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向往北方的森林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