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2015-05-09孔令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过敏性针灸小儿

孔令霞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孔令霞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100例过敏性咳嗽的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常规疗法, 并配合针灸及中药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 临床治愈28例, 显效18例, 有效3例, 无效1例;对照组患儿中, 临床治愈17例, 显效21例, 有效7例, 无效5例。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针灸;中药;小儿过敏性咳嗽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又称为变异性哮喘, 是一种顽固的慢性咳嗽, 反复发作, 病程缠绵, 经久不愈。以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 夜间和晨起时发作剧烈。患儿长期咳嗽, 反复发作, 容易误诊, 大量使用抗生素, 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1]。经过研究发现,运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有显著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过敏性咳嗽患儿, 均具有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典型临床特点。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中患儿男31例, 女19例,年龄1~6岁, 病程2周~1年;观察组患儿中男23例, 女27例, 年龄11周~5岁, 病程4周~3年。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咳嗽的治疗原则:早发现, 早治疗, 坚持长期、持续的规范化治疗。治疗时注重抗炎、解痉、抗过敏, 祛除致病因素, 防治结合, 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对照组患儿给予特布他林口服, 给药0.065 mg/kg, 每次总量不应超过1.25 mg.3次/d。10 d为1个疗程, 连服2个疗程。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配合针灸治疗。中药组成:陈皮6 g, 半 夏6 g, 鱼腥草20 g, 百部10 g,杏仁9 g, 五味子5 g , 茯苓9 g, 蝉蜕6 g, 莱菔子10 g, 桔梗10 g,甘草6 g。1剂/d, 水煎服, 早晚2次。观察组患儿取穴大椎、肺俞、风门、风池、丰隆、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10~15 min, 留针期间行针2~3次.1次/d。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 d, 持续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2]咳嗽、咽痒、咽部充血等临床表现消失为治愈;咳嗽、咽痒、咽部充血等临床表现基本控制,仅清晨或活动后偶有轻咳为显效;咳嗽、咽痒、咽部充血等临床表现改善为有效;以上症状均无明显改变或加重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 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 对照组患儿中,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n (%), %]

3 讨论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 多在接触过敏原时出现咳嗽, 夜间发作比较明显。天气突变、季节交换、过度劳累时患儿就会出现咳嗽、气喘、鼻塞、咽痒、喉中痰鸣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 恶劣的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已经成为小儿过敏性咳嗽的最大诱因, 加之抗生素的泛滥,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3]。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过敏性咳嗽属于“咳嗽”范畴。中医认为患儿素体虚弱, 卫气不固, 外感风邪易于犯肺, 肺失宣肃并肾气不足。中医理论指出“肺主出气, 肾主纳气”, 此时肺气不利、肾不纳气, 导致咳嗽。肺为华盖, 其位最高,易受外邪入侵。根据这些特点治疗时应遵循疏风宣肺、化痰止咳的原则, 后期注重调治, 理气宣肺, 补脾益肾[4]。又因“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中药选用二陈汤加减。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的功效, 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方可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体液, 解痉、抗过敏[4]。针灸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运用特定的针刺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 通过经络、腧穴传导, 使全身经脉畅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研究发现, 针刺上述穴位可以调节小儿的肺功能, 增加肺通气量、肺活量, 明显降低气道阻力,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针刺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咳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1] 吴文先, 程艳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疗效评定.当代医学.2012.18(23):157-158.

[2] 李运文.自拟中药方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52例疗效观察.论著·社区中医药.2010.17(12):144.

[3] 白文康.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1, 8(29):283-284.

[4] 段竹梅, 周素丽.中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山东中医杂志.2003.22(9):54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16

2014-07-24]

450000 郑州市中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过敏性针灸小儿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