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用药方案对糖尿病患者晚间血糖及低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

2015-05-09齐喜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低血糖胰岛素

齐喜英

不同用药方案对糖尿病患者晚间血糖及低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

齐喜英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用药途径在糖尿病患者晚间血糖及低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糖尿病患者58例,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9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 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夜间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晚餐前、睡前血糖分别为(5.76±0.58)mmol/L、(6.19±0.42)mmol/L低于对照组, 凌晨2:00的血糖为(5.86±0.51)较对照组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4.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 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几率, 值得推广应用。

糖尿病;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低血糖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 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因此, 临床常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达到控制患者血糖的目的。以往临床常通过取胰岛素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 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高血糖状态, 但是治疗期间可能诱发低血糖症状。现阶段, 胰岛素泵逐渐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它可遵循人体胰岛素分泌规律给药治疗, 有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1]。为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几率, 本文对比分析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皮下注射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23例,年龄39~73岁, 平均年龄(52.60±3.31)岁, 病程9个月~8年,平均病程(5.06±0.67)年。本组患者均了解并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器质性病变、过敏体质、代谢疾病、中途退出治疗者。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加强饮食控制, 鼓励患者进

行适量运动。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取合适剂量的胰岛素经皮下注射治疗, 用药4次/d。观察组取胰岛素泵治疗,首次用药计量控制在0.5 U/(kg·d), 用药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晚餐前、睡前以及凌晨2:00血糖控制情况;②记录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1.4 低血糖评价标准 血糖低于3.91 mmol/L, 伴随饥饿感、冷汗等症状, 则提示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夜间血糖比较 观察组患者晚餐前、睡前血糖分别为(5.76±0.58)mmol/L、(6.19±0.42)mmol/L低于对照组,凌晨2:00的血糖为(5.86±0.51)mmol/L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夜间血糖对比(±s, mmol/L)

表1 两组患者夜间血糖对比(±s, mmol/L)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晚餐前睡前凌晨2:00观察组295.76±0.586.19±0.425.86±0.51对照组297.84±0.628.39±0.684.28±0.69 .13.1914.829.92 P<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4.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n (%)]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 与遗传因素、年龄、饮食状况、生活习惯等存在直接关系, 中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发性人群。有文献指出, 糖尿病患者往往会伴随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现象[2,3]。临床常通过口服降糖药物开展临床治疗, 若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 再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皮下注射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常用方式, 但是用药剂量不当, 易导致出现低血糖症状, 增加患者心血管发生几率, 若未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还可能诱发死亡[4]。基于此, 临床必须探求更加安全的用药方式, 达到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目的。

目前, 本院主要采用胰岛素泵开展临床治疗, 它可通过模仿人体胰岛素分泌进行分段设定给药治疗, 能够有效避免夜间低血糖症状。有文献指出, 胰岛素皮下注射方式较为复杂, 易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5], 而胰岛素泵具有操作简单、用药安全的特点, 不仅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 还能够减少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 从而被人们广泛接受。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夜间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 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景义等[6]学者指出, 取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 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夜间血糖, 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

综上所述, 利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 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 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1] 姚奇棋, 林国新, 陈振新, 等.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的比较.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5):404-406.

[2] 肖红珍, 俞芳, 路一芳, 等.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577-3578.

[3] 吴嘉维, 顾兰, 徐琴娟, 等.规范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420-1421.[4] 赵世华, 王颜刚, 王萍, 等.山东沿海居民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5年变迁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1):9-13.

[5] 叶真, 丛黎明, 丁钢强, 等.浙江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12):988-991.

[6] 夏景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6例临床疗效观察.河北医学.2013.19(3):475-47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096

2014-09-05]

450000 河南五建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低血糖胰岛素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胰岛素泵床边交接表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