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探析

2015-05-09丁友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瑞舒伐阿托血脂

丁友鹤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探析

丁友鹤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132例冠心病患者, 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A组)7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B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其血脂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87.5%, 高于B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A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均较给药前明显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上升, 指标变化幅度大于B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方案, 近期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瑞舒伐他汀;冠心病;安全性;近期疗效

临床研究证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以不良生活习惯、不规律作息、“三高”症状及遗传等为主要致病因素, 具有致死率高、病情迅速且突然等特点。本文选取13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在常规给药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B组)与瑞舒伐他汀(A组), 探讨两种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的近期溶栓效果和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检查, 存在心前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憋闷等临床表现, 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被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男68例, 女64例;年龄37~72岁, 平均年龄(60.2±5.4)岁。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A组)7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B组)60例, 两组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脏器病变者;②相关药物禁忌证者;③孕期或哺乳期妇女;④近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或服用炎症抑制等药物者。

1.3 治疗方法 均予以健康教育、作息时间培养、戒烟酒、饮食干预及基础疾病对症治疗等干预, A组同时给予瑞舒伐他汀, 初始剂量为5 mg/次, p.o., q.d.,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20 mg), 于医师指导下用药;B组则加服阿托伐他汀.10 mg/次, p.o., q.d.。持续给药12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TC降幅超过20%, 或TG降幅超过40%或HDL-C达到0.260 mmol/L以上;有效:TC降幅超过10%, 或TG降幅超过20%或HDL-C达到0.104 mmol/L以上;无效:各指标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其TC、TG、L/HDL-C等指标变化情况。

1. 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差异分析 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87.5%高于B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脂指标对比情况分析 治疗前,两组各血脂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TC、TG及LDL-C等指标均较给药前明显下降, HDL-C则显著上升, 指标变化幅度大于B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脂指标对比情况(±s, 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脂指标对比情况(±s, mmol/L)

注:治疗后与B组比较,aP<0.05

时间组别TCTGLDL-CHDL-C治疗前A组6.7±0.82.7±0.94.1±0.41.3±0.6 B组6.8±0.92.8±0.84.2±0.31.4±0.5 t 0.680.691.601.03 P>0.05>0.05>0.05>0.05治疗后A.4.0±0.3a.1.5±0.5a.2.3±0.2a.1.6±0.2aB组4.6±0.31.9±0.52.7±0.21.4±0.2 .11.444.5811.445.72 P<0.05<0.05<0.05<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治疗后, A组头痛1例, 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B组便秘2例, 消化不良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 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 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选取132例冠心病患者为受试对象, 发现给予瑞舒伐他汀方案的A组患者持续治疗12周后, 显效36例,仅9例无明显疗效, 总有效率高达87.5%, 明显高于采用阿托伐他汀的B组患者, 这说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突出, 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溶栓、消栓效果理想,具有临床使用价值。耿彦平等[2]研究者也证实上述结论的准确性, 其认为虽两种药物均为他汀类降脂药物, 但瑞舒伐他汀能直接作用于降低胆固醇的靶向器官——肝脏, 通过提升该脏器低密度脂蛋白细胞表面受体数量[3], 加快其代谢及吸收频率, 达到抑制超低密度脂蛋白的肝合成、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目的。本次研究还发现, 用药后两组患者血脂各指标均得到理想控制, 其中A组较B组更加显著,这说明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而言, 药物作用更强, 在短期内降脂、溶栓速度更快, 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并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 利于冠状动脉内血流的畅通, 降低心绞痛或猝死症状发生风险。这一结论也得到石蕊等[4]研究者的支持。

综上所述, 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方案, 近期溶栓效果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1] 邢宝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吉林大学.2012.

[2] 耿彦平, 谢瑞芹, 崔炜, 等.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27-29.

[3] 陈懿, 徐世鄂.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2389-2390.

[4] 石蕊, 姜铁民, 赵季红, 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19-26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085

2014-09-12]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1科

猜你喜欢

瑞舒伐阿托血脂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