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15-05-08王晓英刘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下腹部下腹平面

王晓英 刘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王晓英 刘建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T组)和对照组(G组), 每组50例, 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手术后给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术后镇痛, 对照组在常规麻醉手术后则不给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有无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及术后对患儿镇痛评分判定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镇痛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24%高于观察组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无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能够提供确切的镇痛疗效, 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

近来一些研究证明,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不成熟以及可能发生更剧烈的免疫反应, 小儿可能经受了比成人更加痛苦的疼痛。小儿术后镇痛作为围术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手术对患儿造成的生理及心理影响。传统的小儿术后镇痛包括硬膜外麻醉后镇痛及全身麻醉后镇痛, 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压)甚至呼吸抑制进而危及患儿的生命[1,2]。近年来有报道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镇痛, 但临床资料较少, 本院做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0月本院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 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80例, 鞘状突高位结扎术20例, 年龄1~5岁, 体重9~20 kg, 近期无呼吸道感染病史, 腹部穿刺皮肤无破损和感染, 随机分为观察组(T组)和对照组(G组), 每组5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术前严格禁食禁饮, 术前常规开放静脉, 静脉注射阿托品0.01 mg/kg, 诱导均给予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2 μg/kg, 置入喉罩, 2 MAC七氟烷维持麻醉, 麻醉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术毕停止麻醉前T组在超声引导下TAPB, 采用7.5 MHz线阵超声探头在患侧髂嵴与12肋之间腋前线水平侧腹壁, 成像后进针突破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后到达TAP, 回抽无血, 注入0.25%罗哌卡因0.5 ml/kg, G组则不给予TAPB。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术后有无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及术后对患儿镇痛评分[3][行为学评估方法(FLACC量表)0分(完全无痛), 1~3分(轻微疼痛), 4~5分(中度疼痛), 6~10分(严重疼痛 ), 0~3分为镇痛满意], 该评分为同一医生评估及患儿或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无TAP穿刺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镇痛效果比较[n(%)]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 支配前腹壁的神经走行于侧腹壁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神经筋膜层, 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筋膜层注射局部麻醉药, 可以阻滞前腹壁神经, 产生良好的腹壁区域镇痛[4,5], 其优点是作用确切, 对呼吸, 循环及植物神经系统影响小, 安全性高,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短小手术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优越性, 采用传统的硬膜外镇痛术后患儿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药物中毒反应、低血压甚至呼吸抑制, 经静脉输注镇痛可导致术后苏醒困难,如药物过量可致突发性呼吸抑制进而危及患儿的生命, 而腹横肌平面阻滞克服了上述缺点。由于小儿的腹壁较为薄弱,盲探下穿刺针进入TAP感觉并不明显盲探下操作难度较大而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则使定位更加准确, 麻醉范围较为局限, 局部麻醉药物浓度可以降低, 患者呼吸循环不受影响同时也避免穿刺失败或出现误损伤[6]。通过研究证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能够提供确切的镇痛疗效, 患儿或家长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术后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杜立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医学综述, 2011, 17(19):3035-3036.

[2] 赵新民, 宋正亮, 唐秀晨, 等.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26): 115-116.

[3] 胡曦.腹横肌平面阻滞及其在小儿中的应用前景.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18): 74-75.

[4] Mitchell UM, Torup H, Hansen EG, et al.Effective dermatomal blockade after subcostal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Dan Med J, 2012, 59(3):A4404.

[5] 林丽丽, 赵延华, 王豆豆.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 25(6):591-374.

[6] 何建华, 马曙亮, 顾连兵, 等.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12):1070-107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54

2014-12-17]

473000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下腹部下腹平面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玩转高考真题——平面解析几何篇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分析
七氟烷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诱导对下腹部手术患者血气指标及诱导期的影响
急性阑尾炎周围组织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