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癌痛、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在早期癌症化疗中应用效果

2015-05-08张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外渗癌痛癌症

张辉

心理、癌痛、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在早期癌症化疗中应用效果

张辉

目的研究心理、癌痛及并发症预防的综合护理模式在早期癌症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肿瘤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心理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为(32.61±3.22)、(30.48±2.93)、(4.62±0.31)分 比对照组的(41.98±4.20)、(38.58±3.38)、(5.33±0.87)分显著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疮及药物外渗发生率8.57% VS 22.86%,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癌症化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缓解疼痛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合护理;早期癌症;化疗

化疗是癌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 对抑制患者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 但化疗常伴随其他不良反应, 例如消化道反应、毒性反应等[1], 若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使其丧失治疗信心, 故本次对本院70例患者分别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5月70例肿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1例, 女29例, 年龄42~74岁, 平均年龄(54.61±5.34)岁, 肺癌28例, 胃癌15例,乳腺癌8例, 食管癌3例, 肝癌5例, 白血病11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包括体征监测、抗感染治疗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模式,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癌痛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相互信任, 加强沟通,了解其真实诉求。向缺乏自信的患者讲述成功病例, 使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病情。同时对有自杀倾向患者严密监控,给予充分的关怀, 使其求生欲望被激发, 同时尽可能的满足其心理需求, 以足够的耐心面对情感宣泄的患者, 当患者出现强烈应激反应时应给予镇静剂。

1.2.2 癌痛护理 癌症疼痛是影响患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应该结合WTO制定的三阶梯疗法进行疼痛管理:①给予患者镇痛药物(非麻醉性), 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②给予弱麻醉镇痛药物, 主要有可待因、布桂嗪等;③上述无明显效果给予强麻醉镇痛药物, 例如吗啡缓释片、吗啡控释片等。给药方式可口服、皮下注射、直肠给药、皮肤给药, 用药期间对患者呼吸频率及瞳孔进行观察。

1.2.3 并发症预防护理 ①压疮:癌症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呕吐、食欲缺乏等, 部分患者因心肺功能异常或疼痛使身体局部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 容易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压疮发生。对此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皮肤受压情况, 2 h翻身1次, 严重者1 h翻身1次, 必要时使用气垫床。②药物外渗护理:化疗药物大多带有细胞毒性,长时间对血管壁造成刺激可直接损伤血管, 最终使药物外渗,外渗轻微可出现红肿, 严重则直接溃烂、坏死, 处理难度较大, 当外渗发生时对血管外药液进行抽吸, 后用2%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封闭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SDS、SAS[2]、VAS对心理护理及癌痛护理效果进行评价。②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及VA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各指标评分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及VAS评分比较( x-±s, 分)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例发生压疮,药物外渗2例, 对照组各为4例, 两组压疮及药物外渗发生率8.57% VS 22.86%,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癌症对患者心理、生理影响极大。据WTO最新研究显示,每年癌症新发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更高[3]。癌症患者常因情绪消极、疼痛难忍等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护理可抑制患者不良情绪, 本次研究采取心理护理的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下降, 表示心理护理的护理价值,心理护理可重新激发患者对生存的期望, 从绝症的逃避思维中挣脱出来,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4]。癌症疼痛为肿瘤患者重要体征之一, 依照梯度给药的基本前提是护理人员是否掌握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疼痛类型。另外在恶性肿瘤病变过程中,肿瘤细胞与机体互相的竞争性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因此还需鼓励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 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约为0.1%~6.0%,而老年患者出现此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 可达22.0%[5], 本次研究采取压疮及药物外渗的针对性护理后,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可证明并发症预防护理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抑制疼痛,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李小琴.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6):44-45.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35-42.

[3] 杨玉玉, 单伟颖, 单伟超.癌症化疗病人的过渡期护理进展.护理研究, 2013, 27(25):2699-2700.

[4] 王蓉, 侯爱和.信息支持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13, 28(19):47-50.

[5] 杜艳, 王晓京, 李红霞, 等.人文关怀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干预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 36(4):134-13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184

2014-12-05]

473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

猜你喜欢

外渗癌痛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