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危妊娠管理实效性的方法与探讨

2015-05-06黄美容贺丽秋欧惠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生期产前检查个案

黄美容 贺丽秋 欧惠娟

提高高危妊娠管理实效性的方法与探讨

黄美容 贺丽秋 欧惠娟

目的 探讨提高高危妊娠管理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方法 100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 在其孕周为34~38周时建立高危妊娠个案追踪卡, 观察其建卡前后就诊间隔时间与就诊次数。结果 建立高危妊娠个案追踪卡前后孕妇就诊间隔时间与就诊次数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管理时,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采取建立高危妊娠个案追踪卡的有效措施, 不仅提高了对高危妊娠的管理质量, 为母婴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产前就诊率, 从而实现了高危妊娠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高危妊娠;产前检查;管理;方法

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产前检查中, 高危妊娠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按照相关要求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 可以为妊娠和分娩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临床研究资料表明, 高危妊娠是导致围生儿死亡和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 如何尽早发现高危因素, 并及时做好重点监护工作, 使出现高危妊娠的几率降低, 是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的关键[1]。同时,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与围生儿发病率、死亡率的降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提高高危妊娠管理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1000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30~42岁, 平均年龄(33.24± 4.19)岁, 建立高危卡的孕周34~38周, 平均孕周(33.12±3.23)周, 平均分娩孕周(37.66±1.42)周。

1.2 方法 本院在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管理时, 将“高危妊娠管理手册”的相关要求作为基本前提, 与个案追踪卡相结合, 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管理模式, 即在统一填写卫生局发放的“高危妊娠管理手册”的基础上, 再将孕妇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 建立个性化的表格式个案追踪卡, 对孕妇的基本资料, 包括高危因素、孕周、就诊时间、诊断结果、联系电话、病情变化以及复诊时间等进行记录, 通常情况下,资料填写由出诊医师负责, 填写完成后, 交给专职人员进行针对性管理, 病历要与就诊个案追踪卡的复诊日期保持一致, 个案负责人应该将复诊日期作为基本依据, 及时通知孕妇到医院就诊, 并对个案卡进行归档管理, 更直观的了解孕妇资料, 有助于查询。通过核实其围生卡, 了解孕妇的分娩记录以及产前检查情况, 比较建卡前后就诊间隔时间与就诊次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建卡前后就诊间隔时间与就诊次数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000例高危妊娠孕妇建立高危妊娠个案追踪卡前后产前就诊情况对比(s)

表1 1000例高危妊娠孕妇建立高危妊娠个案追踪卡前后产前就诊情况对比(s)

注:建卡前后比较, P<0.05

?

3 讨论

3.1 两组管理方法互补 高危妊娠主要指的是存在诸多危险因素的妊娠, 会影响新生儿、孕妇胎儿, 使围生期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 对妊娠结局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高危管理则是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 并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当前临床上在进行高危妊娠管理时, 主要采用“高危妊娠管理手册”的管理模式, 即在一张表格内填写记录孕妇的相关情况[2]。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多位出诊医师无法同时填写一张表格, 容易出现漏填或者填写滞后等问题, 使相关负责人无法及时了解高危妊娠孕妇的相关情况, 对高危负责人与就诊医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造成了影响, 并且高危负责人也不能第一时间通知高危孕妇到医院就诊, 流失少数高危妊娠孕妇, 对追踪效果造成影响, 不能为高危妊娠孕妇的健康提供保障, 从而不利于高危妊娠管理实效性的实现。

针对当前高危妊娠管理存在的问题, 运用高危妊娠管理手册与个案追踪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高危妊娠管理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的管理中, 除了填写统一的表格外, 再为每一例高危孕妇建立单独的个案追踪卡,对孕妇的基本资料, 包括高危因素、孕周、就诊时间、诊断结果、联系电话、病情变化以及复诊时间等进行记录, 填写完成后, 由个案负责人进行统一管理, 并将复诊日期作为基本依据, 及时通知孕妇到医院就诊, 并归档整体个案卡[3]。建立个案追踪卡可以进一步加强高危管理者、高危妊娠孕妇以及医生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方都能及时了解入院时间和复诊时间, 并及时记录病情的相关变化。此外, 建立个案追踪卡还能实现个案负责人追踪的明确性, 使高位负责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高危孕妇的相关情况, 一旦发现高危孕妇未按时到医院就医, 则可立即与高危孕妇取得联系, 并通知其到医院就医, 尽早发现问题, 尽早解决,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围生儿和孕产妇的安全、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3.2 建立个案追踪卡可降低高危妊娠孕妇流失率 在本次研究中, 对不同的两种高危妊娠管理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高危妊娠管理手册与个案追踪卡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了高危妊娠孕妇到医院的就诊率, 有助于降低围生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孕妇到医院进行门诊初检, 确定为高危妊娠后,由专家进行高危评分, 并建立相应的个案追踪卡, 由个案负责人进行归档管理, 负责人将预约日期作为基本依据, 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追踪统计, 并与各部门相协调, 直到孕妇顺利分娩。建立个案追踪卡, 不仅提高了高危妊娠孕妇的就诊依从性, 确保追踪管理的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了高危管理的实效性[4]。此外, 对于需要入院治疗的高危孕妇, 个案负责人可以提前告知病房, 认真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 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 制订针对性治疗方案, 从而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3 尽早发现高危因素以确保母婴健康 临床上在对高危孕妇进行管理时, 及时发现高危因素, 并进一步加强监护,使不良妊娠结果风险降低, 是围生期保健质量得以提高的一个关键[5]。尽早做好高危妊娠的孕期保健和系统管理是确保安全分娩和母婴健康的一个有效措施。通过建立个案追踪卡的管理模式, 加强对高危孕妇的健康教育, 使高危孕妇的就诊意识得到增强, 尽早发现高危因素, 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对高危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确保母婴健康。

3.4 积极治疗和定期评分 临床上在对高危孕妇进行管理时, 可以将“高危妊娠评分标准”作为基本依据, 对就诊孕妇的病情进行评分, 并在个案追踪卡和病历上记录高危因素的变化情况, 并由专业负责人和医生进行管理, 及时了解高危孕妇的实际情况, 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把握好预防和治疗时机, 落实“母亲安全、儿童优生”的精神, 认真做好高危妊娠管理工作, 降低围生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确保围产儿和孕妇的安全与健康, 一方面可以确保高危妊娠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还能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实效性[6]。

综上所述, 临床上在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管理时,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采取建立高危妊娠个案追踪卡的有效措施,不仅提高了对高危妊娠的管理质量, 为母婴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产前就诊率, 从而实现了高危妊娠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 葛琳, 刘伟力.提高高危妊娠管理实效性的方法与探讨.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12):5-7.

[2] 周书进.农村高危妊娠管理干预措施探讨.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3):657-658.

[3] 程琳, 秦茂华, 杨海云, 等.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 19(3):40-41.

[4] 黄海燕, 徐旭娟, 张凤, 等.影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次数的相关因素.江苏医药, 2012, 38(4):474-475.

[5] 晏辉, 郭朝阳.社区高危妊娠因素分析及管理探讨.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 18(4):309-310.

[6] 谢群.高危妊娠管理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6): 212-21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217

2015-04-27]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生期产前检查个案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湖北省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