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体会

2015-05-06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降压药降糖药

于 展

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体会

于 展

对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予以及时纠正, 从而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护理体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 与饮食、用药、年龄等因素相关。护理上应严密观察病情, 重视患者心理、饮食、用药等护理评估, 加强健康教育, 从而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护理体会

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 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较普遍且临床治疗发生低血糖也常见。本文就本院住院3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经过及护理过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均为住院患者, 全部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85、75、66岁。3例患者低血糖发作经过:①病例1, 女, 75岁, 诊断为2型糖尿病, 入院时神志清醒, 言语笨拙。入院第9天慢性胆囊炎发作, 食欲下降, 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口服氨必仙胶囊治疗。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皮肤瘙痒, 进食差,但仍常规注射胰岛素18 U。1 h后出现低血糖发作症状, 面色苍白、大汗、浑身颤抖、呼吸不规则、意识模糊。急测血糖值1.08 mmol/L, 立即静注50%葡萄糖60 ml, 很快意识清醒,呼吸规律, 呼之应答。②病例2, 女, 85岁, 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 脑梗死后遗症。入院前曾因家务事与家人发生争吵,情绪低落、厌食, 但仍照常口服降糖灵及卡托普利降压药物。因突发意识不清由家人立即送院。检查:血压165/95 mm Hg (1 mm Hg=0.133 kPa)、大汗、心悸、上肢颤抖, 测血糖1.9 mmol/L,立即静脉注入50%葡萄糖40 ml, 1 h后症状逐渐缓解, 恢复正常。③病例3, 女, 66岁, 诊断为2型糖尿病, 脑血栓形成。精神状态欠佳, 食欲差, 口服格毕止同时服美吡达降糖药。入院第4天, 出现低血糖症状, 饥饿感、出汗、无力、肌肉颤抖,急测血糖2.3 mmol/L。立即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 ml,饮果汁50 ml, 15 min后症状缓解。

2 3例低血糖患者的检查结果及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

①年龄较大, 生活自理能力差。②饮食不佳, 甚至未进食情况下,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③患者有肾功能不全,对胰岛素与降糖药剂量调整失误。④1例曾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卡托普利)口服。见表1。

表1 3例低血糖患者的检查结果及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3 护理体会

本组3例糖尿病低血糖发作比较典型, 虽诱因不同, 但护理上仍有需改进之处。具体如下。

3.1 重视护理评估, 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本组病例中, 1例患者未进食仍注射胰岛素;患者食欲不振, 进食少, 护士不了解;后2例患者精神状态欠佳、食欲差仍照常给患者口服降糖药物, 所以均未能及早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有学者提出要重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改变护士打针、发药, 执行医嘱, 观察病情就够了的功能制护理模式, 从而对患者的生理变化、社会背景及心理状态多方面综合护理[1]。临床护士应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 提高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识别能力, 及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饮食及潜在并发症等做好全面护理评估, 尽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3.2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制定不同护理计划

3.2.1 严密观察病情 一般血糖<2.8 mmol/L时出现低血糖症状。一般表现为:肌肉颤抖、出汗、心悸、饥饿感、软弱无力、神志改变等, 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老年患者应注意观察夜间低血糖症状。对年龄较大、肾功能有损、胃肠道症状重, 进食不佳和服用卡托普利降压药的患者, 护理上要尤其注意。因肾功能不全, 肾脏对胰岛素灭活受损。卡托普利降压药会增强组织对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反应性[2], 故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压药的患者, 要加强病情观察和监测, 及时反映病情和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本文3例年龄均偏大, 2例有肾功能不全, 1例用过卡托普利降压药, 可能加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3.2.2 急救措施得当 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 应立即补充糖分。症状较轻神志清醒者给予糖水、含糖饮料、面包、饼干等;病情较重神志不清者, 立即给予静注50%葡萄糖40~60 ml, 或者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

3.2.3 心理护理不容忽视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 护士应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调试, 强调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可预防性,帮助其及家属树立与糖尿病长期做斗争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根据不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3.1 临床实践中, 不少低血糖症发作是药物引起的。因此,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倡科学饮食, 合理用药,少饮酒[3]。要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反复严重低血糖发作或持续时间长引起不可逆的脑损害。

3.3.2 胰岛素过量、用法不当、活动量大、饮食配合不合理、某些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用法不当都可能引发低血糖发作。要反复宣传教育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 做好饮食配合, 平时自备糖块或含糖食物以便应急食用。一旦发生低血糖要立即口服糖类食物和进餐, 尽早到医院进行抢救。

[1] 吕怀娟, 张澜.我国非精神科医院心理护理现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2):48-49.

[2] 崔恩凤, 古常虹, 秦晶, 等.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并发症低血糖三例报告.中国血液净化, 2003, 7(2):405.

[3]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80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70

2015-04-28]

116033 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降压药降糖药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