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2015-05-06张曙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口服液成人中药

张曙浩

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张曙浩

目的 评价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氨咖黄敏胶囊,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95.40%、81.40%), 高于对照组(81.63%、5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佳,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蓝芩口服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 少数为细菌感染所致。常见病毒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起病急, 且具有泛发性及易感性, 对患者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甚至病情变化演变成更重的疾病。目前, 临床上对病毒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 因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仍以对症治疗为主。作者采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门诊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2 例, 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 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男20 例, 女23 例;年龄18~48岁, 平均年龄(30.32±6.21)岁;病程3 h~2 d。对照组男26 例, 女23 例;年龄19~50 岁, 平均年龄(31.23±6.46)岁;病程2 h~2.5 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存在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营养不良者者;②患有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肠炎者;③对氨加黄敏胶囊及蓝芩口服液成份药物过敏者;④患者病情恶化, 不按医嘱坚持服药, 治疗及随访过程中需终止试验者;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⑥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氨咖黄敏胶囊,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蓝芩口服液, 20 ml/次, 3 次/d;嘱患者多休息、避吹风及剧烈运动;多饮水, 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在治疗期间禁止服用温补性中药。两组疗程均6 d, 6 d后复诊,治疗过程中随访。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发热等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 治疗6 d判定疗效。治愈: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发热等症状完全消退;好转: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发热等症状未减轻。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1.40%, 对照组治愈率53.0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 P<0.05)。见表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为内科门诊常见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咽部痒痛、咳嗽、全身酸痛等。查体可见咽部分泌物增多、黏膜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组织肿大, 若治疗不及时, 可发生诸多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中耳炎、鼻窦炎、眼结膜炎、颈淋巴结炎及咽后壁或者侧壁脓肿等,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向下发展, 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 甚至引起全身及其他部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肾炎、脑膜炎等。在治疗中, 主要以抗病毒、抗炎为主, 如果盲目多重用药和滥用抗生素易造成不良影响。

蓝芩口服液由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等中药组成, 中医理论认为, 感冒病因主要由风、热、湿引起,蓝芩口服液主要用于肺胃热盛、邪热入里化火、风热喉痹之证。其中, 胖大海清热利咽, 清泻郁火;黄芩清热除湿;板蓝根清泻胃热, 凉血解毒;栀子功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故其组方符合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对风热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药理实验表明, 蓝芩口服液整体具有以下作用:①抗病毒:对腺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②抗菌:对金葡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③抗炎: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都有明显的消肿作用;④镇痛:可以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时间;⑤退热: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引起的发热反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对鲜啤酒酵母致热大鼠亦有较好的退热作用[2]。

近几年来, 中药在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许多中药在抗病毒的同时有解热、抗炎等作用, 可以缩短发热的时间、控制炎症的扩散、促进炎症的吸收等;另一方面部分中药在抗病毒同时, 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组织;相比之下, 中药在抗病毒同时,一般很少伤害正常组织细胞, 毒副作用较小。中医辨证施治,对病情更具有针对性和个体性。

综上所述, 蓝芩口服液在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效果确切, 缩短了患者病程, 明显改善患者上呼吸道不适的症状, 从而减少并发症, 避免病情加重。同时, 在降低临床抗生素使用率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蓝芩口服液疗效明确, 具有不良反应少、不产生耐药性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1] 陆再英.内科学.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1.

[2] 刘秀霞, 欧阳林, 孙海胜.蓝芩口服液.中国新药杂志, 2002, 11(9):73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35

2015-05-18]

518029 公安边防部队总医院

猜你喜欢

口服液成人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成人不自在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中药零食”怎么吃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Un rite de 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