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5-05-06田莉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心肌病心功能研究组

田莉萍

心理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田莉萍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还可以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心理护理干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心肌病常见类型,患者一侧或者双侧心室腔出现扩大现象,导致心肌功能减弱,排血量降低,引起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水肿及活动受限[1]。有文献显示,除传统药物及常规护理可以改善症状外,心理护理干预对疗效也有影响,本院为证实该报道,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并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检查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协会有关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将其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中男女比32:31,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9±5.2)岁,心功能分级Ⅲ34例,Ⅳ级29例;研究组男女比35:24,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1±5.3)岁,心功能分级Ⅲ32例,Ⅳ级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控制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得到充足睡眠,恢复期鼓励早期活动等。研究组在此基础加以心理护理: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使其充分了解疾病并予以重视;②根据患者性格特点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积极沟通,鼓励提问并予以解答,予以合理帮助及适度关怀,采用音乐疗法等消除不良心理情绪,树立治疗信心;③指导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饮食作息习惯,并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锻炼身体;④与家属积极沟通,使家属明白家庭支持对于疾病康复的积极性,形成良好家庭氛围。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采取SAS和SDS评价焦虑、抑郁程度,SAS评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SDS评分>30分表示存在抑郁症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分值[3]。通过测定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根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每项分值0~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干预前后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干预前后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SDS干预前后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

2.2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比较(s,m)

表2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比较(s,m)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两组比较,P<0.05

?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原发性心肌疾病,常表现为心力衰竭,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可在任何发病阶段死亡。临床以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予以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具重要意义。本院通过将患者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从SAS、SDS评分、心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方面进行比较,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中,加以运用心理学理论及技巧,以护理为手段,消除或控制可能存在消极影响,让患者保持身心最佳状态,从而促进疾病治疗及康复效果[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护理人员注重与患者主动沟通,能够根据患者实际心理需要予以针对性疏导,同时向家属介绍家庭支持的重要性,联合家属时常向患者表达关爱之意,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树立治疗信心[6]。同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躯体疼痛、情感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正确、清楚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另外还能使患者明白术后锻炼及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正确康复运动,改善躯体功能,促进术后机体的康复,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可以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康复状态,从而改善预后效果。关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本院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可以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高学叶.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新路衰竭患者精神、生理健康及心功能的积极作用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140-142.

[2] 张富叶,郭银燕.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947-948.

[3] 曾秋容.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57-58.

[4] 张艳玲.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的研究.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4):356-357.

[5] 张秀兰.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观察.中外医疗,2013(19):160-161.

[6] 李冬梅.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118-11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77

2015-06-01]

221400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猜你喜欢

心肌病心功能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