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护理在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5-06韩晓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监护呼吸衰竭呼吸机

韩晓橹

重症监护护理在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韩晓橹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于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呼吸衰竭患儿实施重症监护护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呼吸衰竭;小儿;重症监护;护理

呼吸衰竭是一种因呼吸器官或者呼吸中枢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缺氧以及CO2潴留症状,常表现为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并可诱发生理功能与代谢功能紊乱。小儿呼吸衰竭由于病理生理较为特殊,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引起呼吸停止以及心脏搏动消失,重则可导致死亡[1]。本院在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重症监护综合护理,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儿58例,其中,男42例,女12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年龄(2.23±0.65)岁;11例接受间歇指令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法,29例高频振荡通气,18例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与呼吸机辅助呼吸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ICU常规监护,包括病情观察、呼吸机治疗监护及吸氧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ICU病房环境 每天定时检查ICU内相关医疗设备的性能,应用84消毒液进行地面消毒2次/d,应用紫外线照射2次/d,并开窗通风2次/d。维持ICU病房安静舒适,及时处理仪器报警声,避免噪音刺激患儿导致其哭闹,从而增加患儿的耗氧量等。

1.2.2 睡眠护理 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宜集中开展,并酌情使用镇静剂等,维持患儿休息和睡眠充足,最大限度地维持患儿安静,避免其躁动、哭闹等,以免增加耗氧量,促进呼吸功能的康复。

1.2.3 局部护理 加强患儿口腔护理,维持口腔清洁,可采用制霉菌素片研磨成粉后蘸适量清水予以口腔涂抹3次/d。遵医嘱应用氯霉素滴眼液进行滴眼3次/d,以保护眼部舒适。加强臀部及会阴部位护理,排便后及时清理并涂抹保护油,以免发生红臀等并发症。

1.2.4 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高蛋白质及高热量食物,经硅胶管鼻饲,以增强患儿的免疫力,避免影响呼吸功能。

1.2.5 输液护理 严格控制输液量以及滴速,滴速宜控制在5滴/min以下,有条件时可采用输液泵输液,以全面控制滴速,以免滴速过快加重心肺负担,引起心力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并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以评估病情变化。

1.2.6 生命体征监护 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脉搏、体温以及意识变化4~8次/d,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立即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1.2.7 呼吸道护理 保持患儿头颈部略向后仰,有利于维持气道通畅性。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呼吸机耐受性与配合度,患儿烦躁时可遵医嘱予以镇静剂,以免患儿挣扎或撕扯导致导管折叠、脱落等。及时清除患儿上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免呼吸道堵塞。予以雾化吸入,保持气道湿润,必要时可予以拍背排痰或者人工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

1.2.8 用药护理 应用氧雾化驱动治疗仪予以雾化吸入治疗,不仅有利于维持气道湿化,促进排痰。且操作简便,患儿的耐受性较好,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并进入肺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呼吸功能基本恢复;有效:临床症状与呼吸功能均获得显著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呼吸功能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小结

小儿呼吸系统及脏腑功能均未发育完善,自身呼吸调节机制较差,极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患儿家长对疾病认识或重视度不足、未及时接受科学合理的治疗等,可诱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2]。改善通气功能是临床救治小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例如吸氧以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但由于小儿的自主意识以及配合度较差,临床护理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大。此外,呼吸机辅助呼吸属于有创性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隐患[3]。这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呼吸机操作方法,同时需具备高度的爱心、责任心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娴熟轻柔地开展护理,并沉着冷静地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患儿的安全性、诊疗护理的有效性以及患儿的舒适性[4]。本研究中,观察组在ICU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总有效率达93.10%,相比于对照组的72.41%显著提高(P<0.05)。表明在ICU小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患儿呼吸功能的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 刘冬梅.小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经验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3(7):27.

[2] 朱高红,朱铭娟,蒋永凤.小儿呼吸衰竭40例的重症监护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2):495-496.

[3] 张振华.小儿呼吸衰竭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中国伤残医学,2014(1):236-237.

[4] 杨钒,郑毅文,周有祥,等.浅谈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在小儿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2):14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74

2015-05-12]

450000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

猜你喜欢

监护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