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心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评估与护理

2015-05-06代书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心外科胃肠营养

代书敏

胸心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评估与护理

代书敏

目的 观察和评价胸心外科患者的营养状况,探索改善胸心外科患者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方法 78例胸心外科患者,采用主观全面评价方法(SGA),血清白蛋白(ALB)浓度分析方法,实验室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SGA和ALB评价方法结果一致,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和运铁蛋白营养不良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心外科患者大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及时早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胸心外科;营养评估;护理

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的感受。胸心外科患者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疼痛、发热、心悸等。术前胸心外科疾病患者因年龄、文化、病情的差异,心理反应不同。小儿恐惧心理突出,怕与亲人分离,对有创治疗难以接受。肿瘤患者害怕不良后果,担心肿瘤是否可以彻底切除,但又害怕手术的矛盾心理。老年患者手术后多需在监护室进行监测,患者面对陌生的环境,全身多种管道、切口疼痛等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恐惧、不安、急躁等心理反应[1]。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胸心外科收治的78例胸心外科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护理干预,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胸心外科收治的78例患者,男43例,女35例,年龄13~65岁,平均年龄(26.8±10.9)岁。所有患者在入本院前1个月内均未接受任何特殊的营养支持。

1.2 方法 ①完全胃肠内营养指经口摄入,或经胃管(肠管)滴入饮食,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素,以满足患者代谢需要。此法补给营养接近生理状态,适用于多数胸心外科患者,术前或术后只要患者胃肠功能允许,应尽量采用。②完全胃肠外营养指完全从静脉供应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包括热量、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等,使患者在不经口进食的状况下仍然可以维持营养,使体重增加,创伤愈合。它与临床上的静脉输液有根本区别:静脉输液只能供应患者所需部分热量和电解质。适用于食管癌手术前后、胸心外科其他手术前后因经胃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需静脉营养支持者。临床上胃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可分两种类型:a.氨基酸-高浓度葡萄糖-脂肪系统,必须经中心静脉导管输入。b.氨基酸-中浓度葡萄糖-脂肪系统,可由中心静脉输入,也可由周围静脉输入。输注时需注意选用粗且直的血管,因为营养药物为高渗溶液,容易引起静脉炎,需严密观察。为安全起见,建议从中心静脉或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处输入。③胃肠内及胃肠外营养相结合提供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一部分从静脉输入,另一部分经口摄入或经鼻胃管输入。心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多采用此法。当患者胃肠摄入不足时可从静脉补给。采用SGA、血清ALB分析方法,实验室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进行营养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GA和ALB评价方法结果一致,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率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手术前患者前白蛋白(314.8±42.5)mg/L、淋巴细胞总数(2.4±1.0)109个/L、铁蛋白(39.7±11.4)μg/L,患者术后分别为(379.5±50.8) mg/L、(4.6±1.3)109个/L、(54.2±16.0)μg/L,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前患者体重(62.4±7.4)kg、体质量指数(25.4±6.1)kg/m2、肱三头肌皮褶厚度(7.6±1.8)mm和上臂肌围值(24.7±4.2) cm,患者术后分别为(57.6±6.9)kg、(22.1±5.2) kg/m2、(6.9±1.3)mm、(23.5±4.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78例胸心外科患者SGA和ALB营养评估结果比较[n(%)]

3 小结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6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在疾病状态下,对营养的要求更高[2]。胸心外科患者术前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组织细胞缺氧,热量摄入不足,热量合成或储备减少而消耗增加,体内营养失衡。这些因素可导致营养不良和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并发心力衰竭,消化道淤血、水肿,食物消化吸收障碍,引起营养障碍及营养不良问题就更加突出[3]。术前营养不良是胸心外科手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术后易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自主呼吸无力、代谢紊乱、切口愈合延迟、感染等问题[4]。术后手术创伤、发热、感染等增加患者代谢,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需求量亦有所增加,而且一部分患者术后由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而影响进食,胃肠功能不良引起的营养摄入不足,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5]。因此需了解患者营养代谢特点,掌握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技术,指导患者合理营养,并观察其效果。

本组资料显示,胸心外科患者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下降,及时、早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1] 鲍秦琴.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中国卫生产业,2014(35):72-74.

[2] 周婉,许勤,言克莉,等.改良版患者自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适用性评价.护理学杂志,2015,30(1):20-22.

[3] 罗学铃,陶治林.胸心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与心理干预实施.中外医疗,2014(8):147-148.

[4] 张亮.胸部小切口与单孔式胸腔镜手术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1662-1664.

[5] 邓凤娟,梁亮,杨文娴,等.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评估及监测管理.中国当代医药,2014(22):163-16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64

2015-03-09]

463200 确山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心外科胃肠营养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小儿胸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岗前培训中“(1+1)3培训”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