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有效性

2015-05-06王春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毒血症连续性体征

王春丹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有效性

王春丹

目的 探讨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疗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84例重症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对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心率(HR)、体温(T)低于治疗前(P<0.05);而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肌酐(Scr)、尿素氮(BUN)、K+、Na+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方面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经后续观察分析得出,6个月内的生存率为78.57%,存活组在对应的APACHEⅡ评分相比于死亡组更低(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能有效地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使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趋于正常,对于提高其生存率作用重大,治疗具有有效性,应当推荐使用。

重症急性肾损伤;脓毒血症;有效性;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作为ICU住院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急性肾损伤对患者的治疗影响极大,在急危重症患者住院期间,约有5%~6%患者会并发急性肾损伤,在对其治疗方面目前并无有效药物,主要的支持治疗方法则为肾脏替代治疗,囊括了腹膜透析、生物人工肾、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及间歇性血液透析等,对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而言最为重要的为肾脏替代治疗,基于此,本院对选取的84例患者实施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其中男49例,女35例,平均年龄(58.5±13.8)岁,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肾脏病学》的诊断标准,病因:脏器功能衰竭均超过2个,主要有创伤、休克、感染及脑血管意外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低血压27例,出现昏迷患者33例,并有需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患者2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具体为溶毒、洗胃、抗休克、保护脏器功能等,使得患者的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对中毒、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进行缓解和调整,并及时用BM25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对患者进行CRRT治疗,确保用AV600S型血滤器,并一次性双腔血液透析管,并对管路与滤器每24小时进行1次换新,在对患者建立血液通路方面,需选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来完成,并采用前置换稀释法输入,对应的透析液流量2~4 L/h,而置换液量则为3000~5000 ml/h,确保输入置换液12~18L/d,根据患者病情,将超滤量定为100~500 ml。除此之外,在对应的抗凝方式方面,对于84例中的无出血者用普通肝素抗凝,保证其首剂量为10~20 IU/kg;并将低分子肝素抗凝运用于出血患者,确保首剂2000~3500 U;针对严重出血或术后患者,则行无肝素CRRT治疗,对于用到的血滤器,应每隔2 h用生理盐水冲洗1次,针对患者中存在的高热现象,应将进入体内的置换液定为适宜温度,确保治疗的完善性[1,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HR、T、MAP、SpO2,确保凝血全套监测每2~4小时进行1次。并测定患者的IL-6浓度等对应指标,对患者6个月内的生存率及APACHEⅡ评分及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变化对比 治疗后, 患者的HR、T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MAP、SpO2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8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对比s)

表1 8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

2.2 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患者的Scr、BUN、K+、Na+及IL-6分别为(365.6±138.8)μmol/L、(24.8±6.7)mmol/L、(5.1±1.8)mmol/L、(153.2±13.6)mmol/L、(268.2±125.8)pg/ ml;治疗后分别为(159.5±77.4)μmol/L、(11.9±4.1)mmol/L、(3.8±0.9)mmol/L、(139.5±8.4)mmol/L、(96.3±78.1)pg/ml。治疗后患者的Scr、BUN、K+、Na+及IL-6水平降低(P<0.05)。

2.3 6个月内的生存率及APACHEⅡ评分比较 治疗后,84例患者中死亡18例(死亡组),生存66例(存活组),生存率为78.57%。APACHEⅡ评分方面,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为(28.1±6.9)分,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为(22.8±5.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证实,在ICU中的发生率方面,急性肾损伤约为35%~36%,有着高达50%~75%的病死率,逐渐成为了一种急危重症。临床上首选CRRT治疗方式,其是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发展,在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方面,通过几小时甚至几天缓慢血液流速或透析液流速来实现,进而去除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成分,达到治疗的目的,其对应的作用机制是依据液体溶质过滤原理,对患者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等经过透析作用或液体置换,最终调节并维持其平衡,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相比于普通血液透析,其能更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清除率高,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对有效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本院对84例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后, 患者的HR、T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MAP、SpO2高于治疗前(P<0.05);经后续观察分析得出,6个月内的生产率为78.57%,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为(28.1±6.9)分,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为(22.8±5.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能有效地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使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对于提高其生存率作用重大,治疗具有有效性,应当推荐使用。

[1] 李永生,张伟强,张霭玲.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及TLR-4的影响研究.吉林医学,2012,33(3):451-452.

[2] 朱红宝.重症急性肾损伤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2,18(15):42-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29

2015-04-27]

114001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 ICU病房

猜你喜欢

毒血症连续性体征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连续性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