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

2015-05-06王丰功郑绪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磺酸钠丹参酮溶栓

王丰功 郑绪旦

丹参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

王丰功 郑绪旦

目的 探讨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则在溶栓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沉值(ESR)、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l)、纤维蛋白原(Fb)、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AMI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有效改善AMI患者溶栓后早期再灌注损伤患者的血流及血脂水平,对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促进患者预后。

丹参酮;急性心肌梗死;血液动力学;血脂

AMI是中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静脉溶栓是治疗AMI有效的方法,尽早对AMI患者行溶栓治疗能有效激活患者心肌细胞,改善患者心功能,避免心肌细胞大面积损伤[1]。但溶栓治疗后患者容易发生再灌注并扩大心肌梗死面积,影响溶栓治疗效果[2]。有效减轻溶栓治疗再灌注损伤对改善AMI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增加局部血流量的作用[3]。本研究将探讨丹参酮注射液对AMI患者血流指标的影响,旨在为AMI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92例AMI患者,入选标准:①根据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脏协会、世界心脏联盟、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AMI诊断标准入选;②患者临床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经本院伦理医学委员会批准;③临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且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狭窄范围≥50%。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脑血管;②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合并全身性感染疾病;④患有心源性休克疾病;⑤血液系统疾病;⑥恶性肿瘤患者。患者中男48例,女44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58.87±7.05)岁,病程3~19个月,平均病程(11.79±4.58)个月。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对AMI进行分级,所有患者中Ⅰ级23例,Ⅱ级 33例,Ⅲ级21例,Ⅳ级1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包括调脂(阿托伐他汀)、抗缺血、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等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同时给予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50 mg×10片)治疗,12.5~25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丹参酮(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2558;规格:2 ml:10 mg),将60 mg丹参酮注入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1次/d,1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血流动力学: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4 ml,离心(离心率3000 r/min)处理15 min,取上清液于-80℃冰箱中备用,经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观察ESR、Fb、nbl、nbh水平。血脂水平:样本采集同血流动力学指标样本的制备方法,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观察TC、TG、LDL-C、HDL-C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对比(s)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aP<0.05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分析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分析对比(s)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aP<0.05

?

3 讨论

AMI在中医中属“心痛”、“胸痹”等范畴,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AMI发病机制。患者由于痰热、气血不畅、正气虚弱、瘀血积聚可导致胸痛、胸闷及心悸[4]。因此,中医主张对AMI患者采用化瘀止痛、益气活血方法治疗。 丹参酮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活性提取物,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脉、清热凉血、通达气血、消除胸痹心痛的作用[5]。方中丹参可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机体多余自由基,修复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供氧量、改善组织血液灌注,从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代谢的作用[6]。此外,还具有抑制血小板粘附、降低血小板活性及聚集度的功能,增加氧自由基清除率、降低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丹参酮注射液在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应用能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这与丹参酮注射能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脉、清热凉血、通达气血、消除胸痹心痛等有关。目前普遍认为脂蛋白代谢紊乱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不少研究表明脂质紊乱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而丹参酮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血流指标、抑制血脂形成,因此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保护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有效改善AMI患者溶栓后早期再灌注损伤患者的血流及血脂水平,对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促进患者预后。

[1] 郭张强,成忠,李论,等.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作用研究.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3):184-186.

[2] 孔令军,谷守星,奚舜毅,等.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48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13,35(1):96-97.

[3] 孙海英.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8):15-16.

[4] 刘建新,陈卫英,黄政,等.磷酸肌酸钠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在基层医院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24):473-474.

[5] 杜秋明,王存选.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4):349-351.

[6] 杨涓,董江川,李大主,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AMI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2013,54(15):1294-129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11

2015-05-27]

710065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磺酸钠丹参酮溶栓
表面活性剂改善高固体系木质纤维素酶水解的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与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