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06张娅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凶险前置胎盘

张娅峰

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疗效观察

张娅峰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成介入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介入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介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5.1%低于常规组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具有痛苦小、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患者有既往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剖宫产所致子宫切口瘢痕处,并伴有胎盘植入,为妊娠中晚期女性常见妊娠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发生产前、产时和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1]。本院对介入方法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78例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将78例患者应用单双号法分为介入组和常规组,各39例。介入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0.1±2.1)岁,孕周31~38周,平均孕周(35.1±1.3)周;常规组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8±3.0)岁,孕周32~37周,平均孕周(34.9±1.2)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其中9例行宫腔填塞纱条治疗,21例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9例行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均给予抗感染治疗。

1.2.2 介入组 介入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具体方法:术前为患者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采取持续硬膜外腔麻醉,在患者的右侧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置入血管鞘,将造影导管插入,造影后,确定血管路径确定预栓塞血管后,注入350 μg的聚乙烯醇颗粒和明胶海绵栓塞,再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证实栓塞成功,退出造影导管,观察患者病情稳定后,拔出导管,在穿刺的部位压迫30 min,包扎,术后植入或残留的胎盘暂时不予以清宫,可以予以米非司酮治疗,1次/d,促进胎盘的排出,在手术结束后的7 d内行B超检查,并进行术后的随访[2]。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48 h疼痛评分、子宫切除率、产褥疾病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VAS)进行评价,将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采用0~10分表示,0分:无痛;1~3分:术后患者可以感受到轻微疼痛感,可以忍受;4~6分: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但尚可以忍受;7~10分表示患者术后疼痛感强烈,不能忍受,需要给予临床处理;10分:最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介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

2.2 两组术后24、48 h疼痛评分比较 介入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5.2±0.8)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3.5±0.5)分,常规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7.9±1.1)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5.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0、8.318,P<0.05)。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介入组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下腹疼痛,1例患者并发产褥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为5.1%,常规组患者中,6例患者出现疼痛,6例患者并发产褥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分娩产妇数量的不断增多,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早期临床多采用子宫全切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实施治疗,实践应用发现,该种手术治疗方法不仅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且术后还会导致患者丧失身体器官,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因常规手术治疗方法风险性较高,目前我国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已由传统常规手术治疗转向介入治疗。张功霖等[4]人在对“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分析”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本院本次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对介入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发现,介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术后疼痛感较常规组轻,疼痛、产褥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治疗结果与上述张功霖等人的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机体痛苦和心理压力,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石秀岩.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5(7):203.

[2] 陶真兰,关红琼,林志东,等.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海南医学,2014(13):1991-1993.

[3] 蔡一铃.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分析.四川医学,2014(6):682-684.

[4] 张功霖,姜永能,马润玫,等.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在五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2):991-99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75

2015-06-12]

730030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介入放射

猜你喜欢

凶险前置胎盘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脸盲的人生,好凶险啊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20例临床分析
B-Lynch缝合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