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分析

2015-05-06戚光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百分率融合术椎间隙

戚光乾 沈 亮 颜 军

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分析

戚光乾 沈 亮 颜 军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A、B两组,各25例。A组患者实行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B组实行后外侧融合术。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评估融合成功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近期指标表明这两种方法在融合成功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得到B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少于A组,且手术时间更短。同时,所有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均下降明显,但A组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丢失的数据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滑脱治疗中,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与后外侧融合术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从长远角度上来看,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的疗效比后外侧融合术好,临床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单纯植骨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症是由于椎间盘脱出引起的上下腰椎失去骨性联结的腰椎常见高发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下肢疼痛无力,情况较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躯干缩短、走路摇摆。现医疗环境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单纯植骨融合(PLF),椎间融合器融合(PLIF),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单节段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等,现探讨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脱出症的实际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内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滑脱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虽有患者分成A、B两组,各25例。A组患者实行单纯植骨融合椎间融合手术;B组实行后外侧融合术。其中A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1~86岁,平均年龄(47.2±10.3)岁,病程6~9个月;B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46.8±9.1)岁,病程7~10个月,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持续性下腰痛,其中30例伴有下肢放射痛,20例伴有下腰部的外伤史,其余为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退行性滑脱。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有严重肾、肝功能损害,心、肺功能不全者,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

1.3 试验方法

1.3.1 A组 所有患者均实行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施行全身麻醉,用C型臂X线机来透视患者。以滑脱腰椎病灶处为中心的切口入路,经肉眼探查神经根,用神经根拉钩扩大神经根管来暴露椎间隙,清除在入路侧的上下关节突,清理终板软骨、髓核组织和纤维环,修剪棘突、椎板骨质或体髂骨等松质骨使其变成碎块状,暴露患者的椎弓根,打入约为椎体深度的椎弓根钉。同时,需要对神经根的不同受压情况进行减压。将前述步骤的碎骨块修成骨粒,放入椎间融合器内。随后,用扩张器撑开病灶处,调试到合适位置后,用剩下的骨粒将椎间隙前方填实,置入椎间融合器并加压,安装连接杆并锁紧。反复冲洗术区切口,使用负压引流管来引流,关闭切口。

1.3.2 B组 同A组一样先进行相同的椎弓根钉固定,将骨粒植入双侧横突之间并填实,对神经根的不同受压情况进行减压,提拉复位滑脱椎体,调试到合适位置后安装连接杆并锁紧。反复冲洗术区切口,使用负压引流管来引流,关闭切口。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射线暴露时间这些术中指标,以及评估融合成功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根据Suk标准来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融合情况[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指标 两组腰椎滑脱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的对比,B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少于A组,且手术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恢复指标 两组患者的术后近期融合成功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后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术中指标的对比(s)

表1 术中指标的对比(s)

注:两组比较,P<0.05

?

表2 术后1年恢复指标的对比[n(%),]

表2 术后1年恢复指标的对比[n(%),]

注:两组比较,P<0.05

?

3 讨论

腰椎滑脱症是由于椎间盘脱出引起的上下腰椎失去骨性联结的腰椎常见高发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下肢疼痛无力,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为防止再次滑脱,现代医疗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同时摘除合并腰椎间盘。现医疗环境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是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与后外侧融合术[2]。本次研究探讨分析这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等术中指标,以及评估融合成功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术后近期指标表明这两种方法在融合成功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在短期效果相近。但后外侧融合术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少于椎间融合术,且手术时间更短。但在1年的随访时间里发现,椎间融合术的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滑脱百分率丢失却小于后外侧融合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术后效果更具优势。潘勇等[2]也做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和作者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后外侧融合术的主要缺点在于疗效不长,但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是其主要优点,尤其对于耐受性差、体弱的患者优点更为显著。而对于高耐受性的患者从长远角度来看建议施行单纯植骨椎间融合手术。因此,临床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1] 宋成,张利恒,赵栓柱,等.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老年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7):840-841.

[2] 潘勇,初同伟,郝勇,等.不同融合方式在治疗老年腰椎滑脱中效果的比较.重庆医学,2008,37(17):1970-197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66

2015-06-04]

223700 江苏省泗阳康达医院

猜你喜欢

百分率融合术椎间隙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10%+10%为什么等于0.11
纲举目张 一通百通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