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CINⅢ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探讨

2015-05-06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锥切术切术内瘤

苑 帆 李 宏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CINⅢ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探讨

苑 帆 李 宏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为CINⅢ级的患者23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冷刀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的病理结果。 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78.3%,而宫颈冷刀锥切对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接近为100.0%,且宫颈冷刀锥切后再行子宫切除术者术后病理71.4%降级。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于阴道镜下活检为CINⅢ级的患者,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宫颈冷刀锥切术;子宫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如何阻断CIN的发展尤为重要,宫颈冷刀锥切术是临床上较早应用于治疗宫颈疾病一个经典手术,本文旨在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年~2011年12月本院门诊经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阴道镜活检“三阶梯”诊断为CINⅢ(包括累及腺体)的患者23例,所有患者宫颈外观均无明显“菜花”样赘生物,均收住人院,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7.25岁,其中有生育要求2例,所有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并签字,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及进一步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1.2.1 宫颈冷刀锥切术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两侧阴道穹窿部各注射10 ml 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复方碘溶液涂抹于宫颈,显示病变边界。距碘不着色边界外0.5~1.0 cm处行锥形切除,锥高2.0~2.5 cm,用可吸收线行“前后唇各自折叠法”缝合创面止血,切除标本于12点处标记后全部送本院病理科检查。

1.2.2 全子宫切除术方法 同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常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方法。

1.2.3 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方法 同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常规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方法。

2 结果

2.1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病理结果比较 23例患者中18例仍为CINⅢ或累及腺体;2例为宫颈癌ⅠA1;2例为宫颈癌ⅠA2;1例为CINⅡ;其中1例切缘阳性的患者进行了二次锥切术。见表1。

2.2 23例患者中两种诊断方法符合18例,占78.3%;其中锥切术后病理结果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重者4例,占17.4%;减轻1例,占4.3%。

2.3 宫颈锥切术与进一步手术的病理结果比较 17例CINⅢ或累及腺体者均无生育要求,年龄均>40岁,要求并签字后进一步行全子宫切除术;4例宫颈癌患者进一步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CINⅡ患者未进行进一步手术,且有生育要求,随访观察中;1例有生育要求的CINⅢ患者要求定期复查,密切随访中。

表1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病理结果比较(n)

表2 宫颈锥切术与进一步手术(全子宫切除术或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理结果比较(n)

2.4 锥切术后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病理均无升级,其中15例患者病理结果降级为慢性炎症或CINⅠ~Ⅱ,占71.4%;6例维持原CINⅢ及浸润癌诊断。

3 讨论

3.1 宫颈冷刀锥切术的诊断价值 过去曾一度认为阴道镜是诊断CIN的金标准。本研究23例阴道镜活检的患者,18例病理结果前后相符,故阴道镜活检的准确率为78.3%,文献报道阴道镜检查对CIN诊断的准确性为66%~84%,与文献资料一致。CIN为多中心病变,在同一宫颈的不同位点可有不同级别的表现,点式活检取材有限,所取组织少且表浅,无法判断间质有无浸润及宫颈管受累情况,故易造成过低诊断,甚至漏诊。而宫颈冷刀锥切能根据病变范围切除较大块的宫颈组织供病理检查,详尽反映宫颈病变程度、宫颈管及切缘的情况,克服了阴道镜多点活检的局限,大大降低了对浸润癌的漏诊。吕红等[1]对100例阴道镜活检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阴道镜诊断的基础上应用CKC再次诊断,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李降玉等[2]对553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CIN行治疗性宫颈锥切的患者,比较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发现浸润癌的漏诊率7.5%。本文23例患者中发现浸润癌4例,漏诊率达到了17.4%,而宫颈冷刀锥切后再行手术,术后病理均无升级,由此可见,宫颈锥切对诊断的符合率接近为100.0%。故宫颈冷刀锥切术的诊断价值不可忽略。

3.2 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治疗价值 本研究中宫颈锥切术后进一步手术的21例患者,结合病理结果分析71.4%降级,故对于CINⅢ患者来说,CKC不但是一种诊断上漏诊率较低,且具有较强治疗作用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年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CINⅢ的患者,CKC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无可替代。郝增平等[3]对30例CINⅢ的患者应用CKC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治疗后随访1~5年无复发,其中2例已成功妊娠并剖宫分娩,结论示CKC是治疗CINⅢ的有效方法。蒋敏桥等[4]等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对CKC与Leep在CIN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比较,结论示CKC比Leep更有利于减低阳性切缘的发生率。也有研究[5]指出,CKC的复发率低于Leep。

综上所述,CKC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吕红,陈洪光.CKC治疗100例CINⅢ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80.

[2] 李降玉,邓克华.宫颈锥切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浸润癌的诊断价值探讨.实用癌症杂志,2000,15(3):316.

[3] 郝增平,陈瑛,靳家玉,等.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效果评价.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7):620-621.

[4] 蒋敏桥,叶艳娜,梁见弟,等.CKC与Leep在CIN治疗中疗效比较.当代医学,2012,18(7):37-38.

[5] 陶士云.Leep与CKC治疗CINⅢ的疗效比较.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32-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56

2015-04-02]

461000 许昌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锥切术切术内瘤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宫颈病变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转归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宫颈锥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对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影响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