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临床对比分析

2015-05-06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气腹大肠癌肠管

史 博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临床对比分析

史 博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大肠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CO2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根治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除肠管长度和淋巴结数目。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整体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大肠癌;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危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1]。常规开腹手术是治疗大肠癌的经典术式,但有术中出血量多、患者恢复慢等不良反应。近年来,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的微创优势和临床疗效获得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应用日益广泛。有文献报道[2],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与开腹手术相比效果更为明显,且创伤小,疗效令人满意。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术式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100例,均经术前病理证实为恶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7例,女23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69.17±7.58)岁;肿瘤分期系统(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7例,Ⅲ期27例。对照组有男26例,女24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8.85±8.94)岁;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16例,Ⅲ期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做好术前及肠道准备,均行器官插管全身麻醉,体位取改良截石位,术中适时调整体位。观察组接受CO2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

1.2.1 CO2气腹腹腔镜手术 建立CO2气腹,于脐部作穿刺孔,放置trocar,之后放入腹腔镜,明确肿瘤位置并作穿刺操作孔,通常采用4~5孔法,人工气腹维持在10~13 mm Hg (1 mm Hg=0.133 kPa),于肿瘤近端结扎肠管,并结扎主要供支血管,采用超声刀游离肠管。关闭气腹,通过腹壁切口切除坏死部位,之后将切口缝合,再次建立气腹,完成肠道重建。

1.2.2 开腹手术 于患侧腹部作切口(15 cm),腹腔打开后结扎肠管,操作时动作宜轻柔。之后游离结扎肠管,行全直系膜切除术治疗,之后进行肠道和消化道重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根治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除肠管长度和淋巴结切除数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

3 讨论

自1993年郑民华[3]开展腹腔镜大肠手术之后,该术式在我国的应用日益普遍,早期受手术难度大、器械缺乏和“学习曲线”[4]时间较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所需时间明显长于常规开腹手术,且出血量较多,部分患者甚至不得不中转开腹[5]。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和手术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加之超声刀、切割吻合器等各类器械开始应用于临床,腹腔镜大肠癌手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手术时间接近于开腹手术甚至更短,而术中出血量却明显减少,手术近期疗效确切,已成为根治大肠癌的常用术式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别接受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和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作为微创手术既能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整体疗效优于开腹手术。但接受CO2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腹腔内部通常会残留CO2,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多食用水果、蔬菜等,避免食用豆类等产气食物,以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受治疗前还应开展详细的实验室及内镜检查,以保证治疗效果。

[1] 孙伟,吴光谦,刘超.腹腔镜与开腹大肠癌根治术后胰岛素抵抗情况对比观察.山东医药,2014,58(20):77-78.

[2] 秦海春,刘俊,杜廷义,等.大肠癌手术前后外周血CEA蛋白、CEA mRN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 499-500.

[3] 郑民华.我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现状与评价.腹腔镜外科杂志,2001,6(4):247.

[4] 曹广,陶振洲,伍冀湘.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59-62.

[5] 林继升.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临床分析.海南医学,2013,24(16):2436-243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50

2015-06-10]

117000 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肿瘤外科

猜你喜欢

气腹大肠癌肠管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异氟烷麻醉下不同CO2气腹压对小型猪循环系统的影响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