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2015-05-06魏双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亚组肝炎乙型肝炎

魏双菊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魏双菊

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探讨肝炎与肝硬化关系。方法 肝炎肝硬化患者94例纳入肝炎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A级25例、B级30例、C级39例,分别纳入A、B、C亚组;取体检健康者5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各组肝功能水平及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结果 肝炎肝硬化组合计与A、B、C亚组血清胆固醇(CHO)、白蛋白(ALB)、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TBA)水平高于对照组,A亚组CHE、ALB、CHO水平高于B亚组、B亚组高于C亚组,A亚组TBA水平低于B亚组、B亚组低于C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炎肝硬化患者CHE、ALB、CHO水平高于治疗前,TB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可预测Child-Pugh分级、评价疗效。

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检验;临床分析

肝硬化是一种干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基础上所致肝脏显微组织弥漫性增生病理表现,肝炎是肝硬化最常见病因之一,而乙肝又是最常见肝炎类型。乙肝是一种重大传染病,我国现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超亿人,乙肝潜伏期患者约2000万人,其中约有15%~40%进展为肝硬化,此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进展为乙肝末期,并发肝腹水等严重并发症,有症状者5年内生存率不足15%,肝炎肝硬化已成为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对于病情评估、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本院传染科收治肝炎肝硬化患者94例纳入肝炎肝硬化组,其中男61例、女33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3.4±9.4)岁;HBeAg阳性40例,均确诊为乙型肝炎。B超声检测:Child-Pugh分级表示:A级25例、B级30例、C级39例,分别纳入A、B、C亚组。Child-Pugh分级标准:治疗前后采血测定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浓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记录腹水、肝性脑病发生情况,五个项目按照轻、中、重记作1~3分,三名医师评定,5~6分A级,7~9分B级,≥10分C级,总分5~15分。纳入标准:①年龄≥30岁、≤75岁;②确诊为肝炎肝硬化;③初次诊断发现肝硬化;④未合并其他类型肝病,如肝癌;⑤临床资料完整;⑥尚未给予抗病毒治疗。选择同期来院体检正常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3.0±10.1)岁,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晨起,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以美国SYNCHRON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肝功能检测。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给予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方法为:①抗病毒治疗,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100 mg/d、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恩替卡韦0.5 mg/d,连续用药104周,每隔4周复查HBV DNA病毒载量,若有病毒学突破耐药,可选可行耐药性实验,无交叉耐药联合用治疗;②保肝治疗,据症状表现、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药物保肝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炎肝硬化组及其亚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水平比较 肝炎肝硬化组合计与A、B、C亚组CHE、ALB、CHO水平低于对照组,TB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亚组CHE、ALB、CHO水平高于B亚组、B亚组高于C亚组,A亚组TBA水平低于B亚组、B亚组低于C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后,CHE、ALB、CHO水平高于治疗前,TB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肝炎肝硬化合计与A、B、C亚组、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肝炎肝硬化合计与A、B、C亚组、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与A亚组相比,bP<0.05;与B亚组相比,cP<0.05

?

表2 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对比(s,n=94)

表2 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对比(s,n=94)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

3 讨论

肝炎与肝硬化两者密切相关,肝炎所致炎性细胞浸润是致肝硬化发生、进展的主要病理基础,患者肝细胞受损,肝功能亦受到影响,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肝炎肝硬化组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Child-Pugh是综合评价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标准,分级越高患者病情严重、肝脏储备功能越差,愈合可能越差[2]。本次研究显示,不同级别Child-Pugh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随着病情的加重,肝功能指标可作为疾病诊断、Child-Pugh分级预测指标。当然,这一结论仅适用于尚未系统治疗者,经抗病毒、保肝治疗后,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有所好转,尽管肝硬化无法逆转,但也得到一定遏制,肝功能指标可作为抗病毒、保肝治疗疗效评价指标[3]。当然,在肝功能评价肝炎与肝硬化病情、治疗效果时,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生理状况,如是否疲劳、有无负性情绪、体质、性别、是否合并创伤等[4]。

总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可预测Child-Pugh分级、评价疗效。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1):1-15.

[2] 王晓丽.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亚太传统医药,2014,10(4):120-121.

[3] 林宇,李颂华,王如伟.日本对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治疗研究概述.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44-1449.

[4] 葛舰,薛晓琳,王天芳,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疲劳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天津中医药,2014,31(2):81-8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21

2015-03-25]

110168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

猜你喜欢

亚组肝炎乙型肝炎
《世界肝炎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