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建阳光生态校园

2015-04-30戴文胜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课程学校

戴文胜

北方交大附中在追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十几年进程中,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研究和实际运用,逐步形成师生发展、学校成功、教育品质提升的发展态势。

一、从学校发展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作用

第一,理念认同带来的新思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即“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资源”。多年来,在这种理念与实践中,形成了以“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为校训精神的感恩重责的校园文化,实现了 “让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的办学指导思想。追求幸福的教育,教育的幸福是共同愿景。我们坚信,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尊重的价值观教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

第二,开阔的国际视野为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眼光决定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促进国际理解。学校要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后备人才而服务。

第三,学校环境建设的理论支撑。可持续的发展思想,促使校园从单一的资源消耗单位转变成为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形成学校的生态校园文化,影响着师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一)传承校训精神,践行尊重与感恩

在聚焦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价值观后,我们把“感恩重责、博学笃行、健康雅趣”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除开设蕴含丰富的课程外,还尊重学生意愿开展有益活动。我们建立了“道德学堂”,倡导“三心教育”,其中包含“在家对长辈献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例如,有学生在校内发起成立了“城市梦联盟”社团,组织我校学生向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朝阳区新利学校的打工子弟捐衣、捐书、捐文具;校学生团委组织了“衣暖大凉山活动”,号召全校师生为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孩子们捐赠冬衣5000件以上,送去温暖和关心。“博爱在京城”活动由学生与校红十字会共同发起,号召“少喝一瓶饮料更健康,献上一份爱心更解渴”,校红十字会共收到捐款2838.5元。做志愿者,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已经成为交大附中学生每学期的必修课程。

此外,学校践行低碳生活的行动有“节水先锋队”“光盘行动”“绿色银行”“低碳生活示范班”“跳蚤市场——物尽其用”“绿色小记者站”“校园文明指数公告”“最美附中行”,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尊重环境,崇尚良好的生活方式,即明责,又担当。

(二)特色校本课程与课堂高效学习

2000年,我校编写了“环保校本教材”,初一年级开设了一周一次的环保课程。教材完善至今,已使用十多年。《现代教育报》这样评价我们:“校本教材不只是一本书”;《中国教育报》这样评价我们:“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敲门砖”。

课堂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主阵地。我们根据可持续发展教育的16字教学方针,更加注重“同步设计与同步推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特别是“选择教材内外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进行渗透性教育”,既关注知识的增加又关注能力的形成,既关注学习的进步又关注品德与行为的完善。

教师们的感受是:“只要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坚定学生对良好行为的践诺,就是有实效的课堂”“适时放手吧,教师不可能是学生永远的‘拐杖”“最好的学习是‘给别人讲;自主学习比听讲要难得多,但学习效果好得多”。

学生的收获是:“以前上课以老师为主,现在以我们为主”“我们的展示空间变大了,实验更多了,更有趣了”“同学发言变积极了,气氛更活跃了,课堂讨论增多了”“我们感觉自己真的是课堂的主人了”“我们喜欢这样上课”。

(三)理念促学校阳光生态校园的形成

目前,我校建成了中水回用、雨水回收、太阳能发电、地热设备、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五大环保设施体系。在一所中学,同时具备五大环保系统绝无仅有。中水回收利用系统日处理杂排水35余吨,每年节约用水约8000吨;操场雨水回收设施一次200立方米,以每年下雨10次计算,每年可回收雨水约2000吨;太阳能光伏照明系统每年可节电23万度;地热系统为学校公共场馆提供冷热源,热能排放为零、污水排放为零、微尘颗粒物排放为零;厨余垃圾处理系统日处理餐厨垃圾量为500公斤。

我们因地制宜把节能减排设施作为学生教育基地。这是新生入学“引桥课程”的必修课,这门课程完全由学生组织、学生讲解、学生实施,学生不仅要了解节能减排的做法,还要了解设备的原理。此举形成了学校的生态环保的校园文化。

十余年来,我们从价值观教育入手,逐步将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引向深入。在这种静悄悄的变革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师生的生活学习正在发生有益改变,和谐共荣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我们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条道路上。

编辑 潘雅 校对 郭伟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课程学校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