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创造优质教育

2015-04-30陈红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学校

陈红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是北京市示范高中学校, 1998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2008年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示范校,2010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国家实验学校。

从项目初始到现在,我校经历了四任校长,但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力推可持续发展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研究初期,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在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育人模式道路上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学习了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报告。最近一年,我们特别注重学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塑造的明天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过程和学习》的报告,更加认识到推进教学和学习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学校积极构建、创新可持续发展教育育人模式,立足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学校将未来定位、办学理念、文化建设、特色发展、教育教学探索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力求通过此项实践研究,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办学质量,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促进国家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我们一份努力。

一、成立研究小组:

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再学习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多年来,我校一直认真贯彻“主题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的16字原则,号召广大教师自我探索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研究初期,教师们完全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成效不太显著,特别是在指导学生探索方面。十多年来,我们在实践基础上成立了以校长、科研主任、教学主任等为核心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可持续学习能力科研组,继续学习教育规划纲要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理论,邀请了史根东博士、王桂英老师等一些专家来校给我们培训。2010年10月,我校召开了创建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现场会,受到相关专家的好评。

二、在新型教学模式实验中

大力培养学生的基础和可持续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说,仅仅具备基础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在扎实培养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也就是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具体包括主动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等。

近年来,我校一直注重在贯彻“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的“16字原则”基础上,探索高效教学模式,明确将“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创造优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最高目标。在教学形式上,尤其把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知识预习与问题探究作为起步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注重要求同步设计与同步推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方面,我们的许多教师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从操作层面看,我校主要采用了将可持续教学模式特色教案与学案紧密结合的实施策略。教案设计与实施中强化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前移,强化指导预习探究环节。学案的设计则要求按教案设计,从课前开始,到课上,分步完成教材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以及接受价值观渗透教育。我们的目标是,真正完成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化,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创造高效、优质和可持续的课堂。

在刚刚召开的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上,我校承办了半天的分论坛,在这个活动中有13位教师做了可持续学习能力研究课的展示。这次的展示课包括初高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教师在这次课后的反思交流中认识到,“有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才能够为我们当今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才能够更好地为我们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可持续教育理念强调对人和自然的尊重,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语文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又富有教化功能的学科,它对社会人生的感性认识、对自然万物的审视态度,都能够成为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基石”“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关注天气、关注生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三、开展尊重多元文化和节约资源

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

作为已有近40年涉外教育历史的国际学校,力求在“物质环境”中渗透“人文环境”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交织和融合,增进师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我们围绕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主题,将高雅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优秀元素和节能减排的思想作为主要文化素材,结合学校建设不同层面,把这一文化主题进行分解。

学校尊重客观发展规律、重视人的价值、把构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国际学校的理念传播给学生和教职员工,凸显五十五中的发展方向——“培养增进世界和谐的人才基地”。正如一位数学教师所说:“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世界遗产建筑中的等腰三角形来发现这些人类建筑精华的科学价值与审美价值,帮助学生欣赏、珍视优秀文化遗产,学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价值观。”

四、构建以多元文化为特色的

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

我们学校国际部每年组织两次外籍学生文化考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和增进对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的亲近感。我们每年都要举办中国部和国际部两部学生参加多元文化节活动,在互动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懂得尊重,求同存异。

五、挖掘各种资源,构建研究共同体,

开展世界遗产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已被国家确立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学校如何全面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与创新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探究精神,需要每一个五十五中人不懈的努力。目前,我们要继续认清前进的方向,准备推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一,各位组长对各学科实验教师的有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进行梳理。第二,在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结合现有的工作模式,组成面向未来的校级课题组。“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并从中受益,学习到可持续未来和实现社会积极转变所需要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们任重道远。

编辑 潘雅 校对 郭伟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学校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